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義大利主動投降,遭到英軍拒絕,一氣之下幹掉對方

義大利主動投降,遭到英軍拒絕,一氣之下幹掉對方

在二戰後,戰爭發起國往往都被冠以罪惡的名頭,提到德國日本,人們心中燃起的往往是傷痛。但是提到義大利則不然,義大利在二戰中更多的扮演一個搞笑的角色。逢打必輸,逢輸必被俘,這已經形成了慣例。但是,義大利就沒有英勇奮戰的時候嗎?

戰後,德國曾評價義大利,「如果意軍是敵人,德國十個師就能將其滅亡。如果義大利是盟軍,很不幸,我們需要五十個師支援他」。這樣的話語看似戲謔,但是在戰場上屢屢被證實。德軍閃電戰讓整個歐洲遍地硝煙,所到之處的淪陷只是時間問題。而義大利呢?還記得義大利與衣索比亞的戰爭嗎?新興工業國面對古代農奴制落後農業國,義大利的戰果為1.7萬人出戰,1.1萬人戰亡,4000人被俘。而衣索比亞戰亡約4000人,傷約1萬人。

「拖後腿」形容義大利一點不為過,但是意軍也有奮起反抗的時候,儘管「事出有因」。1941年,義大利與英軍裝甲旅的戰爭中一戰成名。當時隆美爾率德軍追擊英軍,而義大利軍隊負責邊緣防守。出於減輕傷亡,逃出包圍圈的目的,英軍瞄準義大利軍進攻。義大利生性不喜好戰爭,放手的132裝甲師面對突如其來的英軍,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截擊,而是投降。從客觀角度講,義大利的裝甲師並沒有滿員,作為防守軍,戰鬥力與英軍有一定的差距,從某種角度來講選擇投降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不可思議的事隨後發生了。

義大利在戰爭初期象徵性的放了幾炮,對英軍完全沒有造成傷害,隨後便派出了使者表明投降意圖。但是,英軍被意外而來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義大利的投降遭到了拒絕,而使者也被殺害。這可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義大利面對「被拒絕投降」彷彿受到了羞辱。被拒絕後大戰在所難免,而兩個小時後,意軍損失49輛坦克,但是英軍損失79兩坦克為代價後落敗而逃。

在義大利的角度來講可能是受到了「委屈」,投降不讓,不就是把人往絕境上逼嗎?而客觀來看意軍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僅兩個小時就使英軍裝甲旅損失慘重。在北非戰場上,意軍終於打了漂亮的一仗,而隆美爾引領的德軍也全勝而歸。在此之後意軍的行為雖然一如往常的搞笑,但是意軍可以被理解成就是抵觸戰爭,而不是實力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二戰軍銜最大的元帥,一番大話坑死33萬隊友,最終畏罪自殺
此人被稱作瘋子,在二戰中酷愛冷兵器,用一把長劍俘虜42名德軍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