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像地球這樣強大的磁場可以保護海洋免受恆星風暴侵襲!

像地球這樣強大的磁場可以保護海洋免受恆星風暴侵襲!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對行星磁場的研究發現,在其他太陽系中發現的大多數行星不太可能像地球那樣適合生命生存。沒有水,動植物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地球磁場的強度有助於維持我們藍色星球表面的液態水,從而使生命得以繁衍生息。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學院的科學家們模擬了太陽系外行星的磁場,發現很少有行星的磁場像地球那麼強。尋找地球大小系外行星的技術,更有可能發現緩慢旋轉的行星被鎖定主恆星上,就像月球被鎖定在地球附近一樣,總是有相同的一面朝向主恆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博士學者薩拉·麥金泰爾說:強磁場可能是保持有水岩態系外行星適宜居住的必要條件。磁場似乎在使行星適宜居住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想找出地球磁場與其他可能適宜居住行星相比的規律。地球強大的磁場可能在保護大氣層免受太陽風侵襲、保持地球濕潤和適宜居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金星和火星的磁場可以忽略不計,不支持生命存在,而地球的磁場相對較強,確實如此。發現大多數被探測到的系外行星磁場非常弱,所以這是尋找潛在宜居行星的一個重要因素。

合著者之一、副教授查理·萊因韋弗(Charley Lineweaver)表示,在過去10年里,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百顆岩質系外行星。這些行星的表面有水嗎?那裡有生命嗎?為了幫助回答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決定建立磁場模型。強磁場能夠以弱磁場無法做到的方式保護和保存水的表面。研究人員之一、副教授邁克爾·愛爾蘭說:發現具有強磁場的行星對在宇宙其他地方尋找生命至關重要。要找到和描述最可能是潮濕和溫和的行星,需要雄心勃勃但可行的太空任務,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上圖為概念描繪了美國宇航局開普勒任務中最小的宜居帶行星。前景中可以看到開普勒-62f,這是一顆超級地球大小的行星,位於天琴座中一顆比太陽更小、更冷的恆星宜居帶,距離地球約1200光年。開普勒-62f每267天繞其主恆星運行一周,其大小大約比地球大40%。開普勒-62f大小是已知的,但它的質量和組成並不為人所知。

然而,基於之前發現類似大小的岩石系外行星,科學家能夠通過關聯來確定它的質量。就像我們太陽系一樣,開普勒-62擁有兩個宜居帶。在Kepler-62f右邊看到的小發光天體是Kepler-62e。開普勒-62e軌道位於宜居帶的內邊緣,大約比地球大60%。圖片:NASA Ames/JPL-Caltech/Tim Pyle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 皇家天文學會

參考期刊文獻:《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DOI: 10.1093/mnras/stz667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首次!捕捉到前所未有的超音速衝擊波圖像!
跨越光譜!找到在新一代材料中穩定光顏色的方法!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