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高職擴招百萬叫好

為高職擴招百萬叫好

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是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教育,是培養產業人才的基地。無論是物質產業還是文化產業都需要技術人才和實際操作的工作人員。因此,職業教育對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入工業化以後,職業教育備受各國的重視。例如,英國直到18世紀,全國還只有六所大學,但產業革命以後就出現了一批專業學院,並於1889年頒布了《技術教育法》,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法國大革命以後建立起了工業專門學校,促進了法國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二次大戰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生產的變革和經濟的繁榮,各國職業技術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法國於1966年高等教育改革時創辦了短期技術學院;日本的短期大學、美國的社區學院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世界範圍來看,各國高等職業院校在高等教育中都佔有一定的比率。如美國2017年全國有4297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研究型大學只有328所,社區學院1480所,本科生中40%就讀於社區學院。日本2018年有普通高校782所,短期大學331所,還有57所高等專門學校,許多普通高校也都是培養應用技術人才。

但是,我國的職業教育長期得不到很好的發展。一方面,在上個世紀我國工業革命尚未完成,第三產業不發達,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不迫切。另一方面,我們存在歧視職業教育的舊觀念,「讀書做官」的思想根深蒂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工業化基本完成,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已經超過50%。應用技術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我國要成為世界製造業強國、創新型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刻不容緩,發展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職業教育的發展有利於緩解就業的壓力。無論是城鎮的發展還是農業現代化的進展,就業壓力在不斷增加。目前是青年就業難,企業招聘有技術的人才難。發展職業高等教育,讓高等職業學校與企業對口,及早地解決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就會減輕就業的壓力。

職業教育的發展是精準扶貧的有力途徑。扶貧首先要扶智、扶志。如果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夠接受職業教育,獲得一技之長,就有能力就業或者創業,就能改變家庭貧困的狀況。

職業教育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的安定。青年接受了職業教育,具備了一技之長,就能獲得固定的工作,就不會成為無業游民,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我國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使青年有工作、有收穫,能夠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是很好的經驗。

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還有利於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改革。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開始從大眾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大眾高等教育的特點是,除了少數研究型大學以外,更多的應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等學校。現代社會需要多元化的人才結構,同時也可以適應不同青年的實際需要。從學生自身來講,每個人天資不同,特長愛好不同,有的孩子善於理論思維,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強,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給青年提供多元的選擇機會。

發展職業教育首先要轉變觀念,克服「讀書做官」的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要樹立行行出狀元的思想。瑞士是歐洲的一個小國,職業教育很發達,成了機械製造業強國,人均GDP名列世界前茅,就是很好的例子。德國是製造業強國,他們從中學就開始分流,許多孩子在中學階段就進入職業學校,中學畢業如果不進入大學,還必須接受一年的職業技術教育。同時,高職學校與普通大學建有一個立交橋。一個工人工作幾年以後,覺得需要繼續學習,仍然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德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發展職業教育要加強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校企合作。我曾經參觀過美國一所社區學院的汽車專業,汽車公司就把最新的汽車交給他們作為教學用具。我還曾經訪問過一所前蘇聯時期的地鐵專門學校,他們與地鐵集團合作,為地鐵培養各種人才。

要提高高等職業學校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弘揚大國工匠精神,使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在職業上有榮譽感,在物質上有獲得感,吸引優秀青年報考高職院校。任何學校都能辦成一流,高等職業學校也能辦成一流。過去上海的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就是一所高職學校,但它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會計人才,成為全國知名的一流學校。今天,我們也需要並且有可能建設這樣一批一流的高等職業學校。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15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接力出版社推出「春秋少年風雲傳」系列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