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病痰作祟,化痰有妙法

百病痰作祟,化痰有妙法

痰是人體津液代謝異常產生的病理產物,也是很多病的致病因素。中醫常說的痰包括經咳嗽、嘔吐排出體外的有形之痰,也包括不可見的、彌散於全身各經絡臟腑組織的無形之痰。中醫認為,「百病皆因痰作祟」,因此,化痰能防治很多疾病。

痰阻於肺

咳嗽、咳痰是呼吸科許多常見疾病的共同癥狀,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咽炎等,痰液既是這些疾病發作產生的病理產物,同時,痰液排出不暢,停聚於肺,又會加重病情。故中醫主張「化痰利肺」,即化痰排痰的同時還要疏利肺氣,使肺臟氣機調和,防止痰液停聚。如痰量多,有舌苔白膩等痰濕癥狀的患者,則應燥濕化痰。

痰阻於心

中醫認為,心是人體的「君主之官」,痰液隨人體氣機經絡流竄,蒙擾心臟時,就會導致神志活動「紊亂」。例如痰火上擾心竅,就會出現煩躁、失眠、多夢等癥狀,可採用清熱化痰安神的方法治療。如痰濁蒙蔽心竅,神明失用,則會發生意識昏迷或模糊的重症,這時可採用化痰開竅的治法,如服用安宮牛黃丸等。

痰郁於肝

肝主人體的情志活動,情志不暢會導致肝氣不舒,使得痰氣膠結,誘發疾病。痰郁於肝主要表現為胸脅脹痛、易怒善郁、咽中如有異物等,治療應採用疏肝解郁化痰的方法。

痰阻經絡

《黃帝內經》記載:「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絡有運行全身氣血、連結四肢百骸的重要作用,當痰液流竄阻塞經絡時,就會使人體氣血運行受阻,引發相應病症,如頭暈、手足麻木、偏癱不利等,治療宜採用化痰通絡的方法。

廣積德提醒:日常調理 遠離痰瘀

從日常生活調理,也能遠離痰瘀困擾。

1.防寒保暖,避免外感

外感邪氣侵犯人體,會阻礙人體氣化功能,使得津液在體內積聚產生痰液。因此,注意天氣變化,適當添加減少衣物,避免感冒受寒,有助於防止痰液的產生。

2.調暢情志,不生悶氣

氣機鬱結,就會導致津液內停成痰,故平日應保持良好的心情狀態,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3.飲食規律,避免肥甘

過量食用肥甘厚膩等食物會導致痰液產生,老百姓也有「魚生火肉生痰」的說法,故日常應該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4.避免勞累、適度鍛煉

過度勞累、脾臟腎臟虧虛都會導致人體正常機能障礙,水谷運化發生異常,產生痰濁等病理產物。因此,避免勞累、適當休息、適度的鍛煉,會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病邪的能力。

END

轉發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佟話人生 的精彩文章:

女人,如春天般美好,如春雨般重要
這5道素菜,比葷菜更長肉!

TAG:佟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