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論人的臉是如何長成的

論人的臉是如何長成的

柳丹 編譯

你是錐子臉還是國字臉?大鼻子?小耳朵?大腦門?

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如果你是一個天生就有一張十分對稱或非常獨特的臉的幸運兒,那你或許會成為一名模特或演員。

但是我們的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萬一出岔子了怎麼辦?這要回到生命的早期去尋找答案。

源於受精卵

和人類一樣,大多數生物都長著一張一眼就能認出來的臉,例如,大象的鼻子,鱷魚的長顎和鋒利的牙齒,鳥類形狀大小不一的嘴巴等,這些特徵都是顯而易見的。

早在生命的最初階段,我們的臉就孕育而生了。神奇的是,動物和人類的這些獨特容貌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脊椎動物形成臉的基因和生物過程都非常相似,所有動物和人類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通過成千上萬次的細胞分裂,構成了頭骨、下顎、皮膚、神經細胞、肌肉和血管的顱面組織形成了我們的臉。

兩側融合

臉是在胚胎中形成的可最早識別的特徵之一,包括眼睛、鼻子、耳朵和構成上下頜骨的組織,這一切都是在人類懷孕約7至8周時形成的。

在胚胎髮育的第6周,面部的主要融合已經開始,鼻子的兩側會合起來,既相互連接,也會連接上唇組織。第一次融合奠定了面部解剖結構,並為下一次的硬齶融合架構了基礎。

圖為面部的形成過程。構成鼻子和上唇的組織為紅色,鼻子兩側的為藍色,上下顎的為綠色。圖A顯示的是發育到第4周時的樣子,經過遷移和融合,到第8周,最終形成了一張獨特的「臉」,如圖D所示。

嘴巴頂部的硬齶源於兩個獨立的「架子」,分別位於胚胎的左右兩邊。這些架子向上抬起並一起生長,形成了一個連續的結構,最終將鼻子鼻竇的腔與嘴的腔分開。

到第9周左右,這些融合過程就基本完成了,但面部細胞仍在繼續的移動、重塑和發揮功能性作用,比如,形成了骨骼的結構框架,血管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面部肌肉控制眼睛和下巴的運動等。

有時也會出岔子

要使所有這些細胞和組織都能各司其職,其複雜性和同步性不言而喻,但令人驚訝的是,在顱面的發育過程中,出岔子的情況其實並不多。

在世界範圍內,每年有4%到8%的新生兒會帶有影響一個或多個器官的缺陷。在他們之中,75%的孩子會出現頭部或面部的異常。

構成顱骨、面部、血管、肌肉、下頜和牙齒的任何類型的細胞都可能出現問題,但最常見的顱面缺陷之一是齶裂口,全世界大約有1/700的孩子的硬齶沒有正常融合,導致他們的鼻腔和口腔之間存有很大的縫隙。

辛巴威的一個非盈利組織在為齶裂修復手術提供資金。

儘管在第一世界的醫療系統中,接受由訓練有素的重建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機會相對容易,但持續的健康服務仍是必不可少的,如言語病理學和心理諮詢等服務。孩子們也可能需要醫護來改善聽力,因為中耳骨的問題通常伴隨著其他顱面部缺陷。

隨後的肌肉缺陷矯正手術的費用也並不低,當然前提是患者一開始就接受了手術和相關的健康服務。但在第二三世界,情況就更加不容樂觀了。

理解問題發生的原因

為了降低顱面缺損的嚴重程度和發生率,研究人員使用動物模型系統,尤其是老鼠、雞、青蛙和斑馬魚的胚胎,試圖找出這些缺陷發生的原因。

在所有的顱面缺陷中,25%歸因於環境因素,如吸煙、酗酒或吸毒、有毒金屬和懷孕期間母體受到沙門氏菌或風疹的感染等。

剩下75%的顱面缺損與遺傳因素有關。由於大多數控制動物顱面發育的基因也控制人類的顱面發育,使用這些動物模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上顎的發育及具體基因的運作。

這項工作還會幫助人們找到新的預防和治療策略,例如為孕婦的飲食補充有益的營養和維生素。以B族維生素葉酸為例,它可以用於減少神經管缺陷,如脊柱裂。1999年至2000年,美國要求在食品中強制添加葉酸,結果顯示嚴重神經管缺陷減少了25%至30%,這對新生兒及其家庭而言顯然是極好的。

通過加深對驅動面部生長的基因過程的了解,人們會發現更多的有益因素,不僅可以告知孕婦,還將為出生時可能患有顱面部疾病的兒童創造一個更好的人生開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媒介中心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學家揭示Pinna視覺錯覺背後的大腦機制
我們應該啟動氣候工程嗎?社會學家與科學家展開討論

TAG:科學媒介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