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老式自行車已經是古董,非洲人卻當寶貝,這麼好用怎麼捨得丟

我國老式自行車已經是古董,非洲人卻當寶貝,這麼好用怎麼捨得丟

有新型交通工具的普及,那肯定也要伴隨著老式交通工具的淘汰落伍,而自從電動車佔據了代步領域後,風靡一時的自行車也漸漸被淘汰,至於我們國內最「經典」的二八自行車,那已經成為了古董車型。可這種老式自行車的命運卻沒有中斷在博物館裡,反而換了個地方繼續「發光發熱」,被非洲人當成了寶貝。

地處於非洲東部的烏干達,這裡的工業基礎極其薄弱,農業生產是烏干達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而自從我們國內的二八大杠出現在這裡之後,就彷彿給烏干達人帶去了最新的農業勞動力。

有了自行車,不僅可以省力搬運香蕉等水果,還能夠作為代步的工具,在這個「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烏干達人連穿鞋都是一種享受,到了崎嶇土路和尖銳的石粒正好可以騎自行車通過。

自行車的出現不止關乎烏干達人的「飯碗」,有一輛自行車對於當地人來說,已經成了標準配置,和我們上個世紀對二八自行車一樣列入了彩禮的一部分,早已成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方便又輕巧的自行車在非洲人眼裡成為了不可多得的寶貝,由於生活設施的薄弱,所以烏干達的很多城鎮連電都用不上,更不要說一所像樣的加油站了,所以人力驅動的自行車就成了唯一的適用交通工具。

在我們這成為被淘汰的古董,並不意味著二八自行車沒有了實際的利用價值,自行車的款式有很多,經典的二八自行車自然有它的好處。隨著自行車的普及,非洲人對中國製造的產品更加信任,不但價格實惠親民,而且質量也有保證,我們中國的老式自行車再次俘獲了一堆中國製造的「擁躉」。

自行車對於我們來說,還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從家家戶戶的代步工具,變成了如今的健身工具;動感單車,也成為了專業的比賽競速,甚至是超危的極限速降運動,自行車的發展依然在延續,當解決不了到家的最後一公里時,共享單車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生君全球談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窮的總統,親自養雞養鴨種菜,不然沒吃的
國外美女吃零食炫耀:咬一口就廢掉別人一月工資,夠奢華

TAG:花生君全球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