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這七種導致的臨床誤治的原因,你躺槍過沒?

這七種導致的臨床誤治的原因,你躺槍過沒?

誤診誤治,行醫難免,經驗,無非是一次又一次的反思、分析中總結得來。本文將誤治的原因歸納為七種,希望大家讀過本文,在臨床診治中,能夠不斷鞭策自我。

臨床誤治七種

作者/沈敏南

誤診誤治,行醫難免。分析誤治之原因,對臨床醫生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提高療效是十分重要的,筆者診病數十年,遇到不少誤治病例,現歸其類、析其因、舉其例,以求正於同道。

一、誤為病理,實是生理

人體在生長衰老過程中的生理現象,可因體質不同而不同。醫者必須通常達變地掌握這些規律,不可與病理變化相混淆。假若二者相混,生理作為病理,勢必誤治;病理作為生理,勢必失治。

筆者曾治一婦人,陰道出血,色鮮量少。婦檢:子宮增大60天。尿妊娠試驗陽性。診斷為妊娠胎漏。吾用張錫純壽胎丸化裁(菟絲子、桑寄生、續斷、阿膠、仙鶴草、側柏、牛角腮)治之。3劑後,流血未止,反增少腹脹痛。

複診時細問之:體質素壯,婚前月經準時,經量偏多,無不適。前兩月月經仍正常,精神尚可,飲食如常,舌質紅,苔薄白,脈小滑。此陰道流血乃激經,是壯實婦人妊娠初期之生理現象,後來出現的少腹脹痛系誤治所致。治用逍遙散加減,疏肝解郁,調和氣血,服5劑後,少腹脹痛已除。

下月又有少量陰道出血,未服藥。後來足月分娩一子,身體健壯。

二、資料不全,辨證不準

中醫診病是通過四診收集臨床資料,運用中醫理論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對疾病某階段作出「證」的診斷。因此,臨床資料的真實性、系統性、完整性乃是正確診斷、治療的前提。

假若資料不全,辨證往往不準,必然導致誤治。筆者曾治一婦人,發熱惡寒,胸悶脘脹,口苦嘔惡,舌苔薄膩。前醫用三仁湯清宣濕熱,服後無效,邀吾診治。

細問之:尚有尿熱尿痛,尿少不暢,腰部疼痛之症。此乃濕熱之邪,首犯下焦,蘊結不解,上竄少陽之病。用重慶市第一中醫院的柴苓湯通淋解毒、和解少陽,服後寒熱除,余症好轉。再用八正散清熱通淋,疾病痊癒。

三、治療次症,未治主症

癥狀有主次之分,主症是證候的必備條件,又是辨證的主要依據,次症是證候的或然條件。假若臨床中抓不住主症,容易形成誤治,筆者曾治一病人,發病二日,微寒微熱,頭脹面痛,咳嗽不爽,痰少,胸悶,脈浮,前醫用止嗽散,病情有增無減,邀吾診治。

細診之:素體壯實,並無咳嗽宿疾,脈浮有力,此乃風寒客表犯肺,風寒束表為主,風寒犯肺為次,寒熱頭疼為主症,其餘為次症。用荊防敗毒散治之,3劑後,寒熱、頭痛已除,嗽亦減。再用止嗽散治之,疾病痊癒。

四、方葯及標,未及其本

標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含有多種含義,一般地說,除標病甚急,不及時解決可危及生命或影響本病治療時,可採用「急則治標」,其他情況均要求從本治療。所以說,治病求本是辨證論治的根本原則。

假若醫者不掌握這個原則,容易導致誤治。筆者曾治一婦人,人工流產後陰道出血已半月,前醫以出血為本,見血止血,用膠艾湯加炒側柏、仙鶴草等止血藥物,服後出血不止,反增腹痛,邀吾診治,陰道出血半月余,色鮮紫相兼、且有黑塊,小腹痛而拒按,脈澀。

此瘀血阻於胞宮為本,陰道出血為標,瘀血不去,出血不止。用四物湯加失笑散、震靈丹、黃芪治之,排出紫黑色血數塊,腹痛止,出血除,後用歸脾湯調理而痊。

五、惑於假象,未得真象

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病情危重的階段,其癥候有真有假,臨床診治時,若被假象所迷惑,必致誤治。筆者曾治一病人,因身熱、面紅、心煩、口渴、脈大,求診於他醫,用竹葉石膏湯治之,服後病情有增無減,邀吾診治。

細析之,雖身熱而捫之不灼手,反欲蓋衣被;雖口渴,而喜熱飲惡冷飲;雖脈大,而按之無力;且舌質淡白。此乃真寒假熱,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之證,用回陽救逆,引火歸元的四逆湯加人蔘、龍骨、牡蠣,服後諸恙均緩,後用理中湯調理半月而愈。

六、強調局部,忽視整體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患病診治時若只強調局部病變,而忽視人體的整體情況,容易形成誤治。如骨傷內治,大多拘於傷科三期用藥規律,必用活血化瘀之劑,而常忽視患者的整體情況,誤治屢見不鮮。

筆者曾治一兒童,患左脛腓骨中段閉合性骨折,病後服理傷活血之方葯,又恣食水果生冷,6周後攝片複查,骨折斷端未見骨痂形成,邀吾診治。

精神不佳,飲食甚少,食後脘脹,大便溏,舌質淡且胖、苔薄膩,脈小。此乃小兒稚體,臟腑嬌嫩,中虛不足,生化乏源,以致骨痂不長,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禁生冷,忌甘肥。服半月後,諸症均退,骨痂漸形成。

七、囿於經驗、不測變化

臨床醫生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通過對大量同類疾病的反覆診治,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古今的名醫之所以能對若干疾病作出嫻熟,敏捷的處理,有較高的療效,與他們掌握的獨特經驗是分不開的。

但是必須指出,這些經驗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形成的,隨著社會環境和生活的變化,疾病的性質也在變化,假若拘於前人或自己的經驗,不加思索地運用,容易導致誤治。

筆者曾治一老人,患「冠心病」,前醫見胸悶、心慌、氣短、乏力、心悸,給於歸脾湯、人蔘養營湯等方葯,諸症無減,邀吾診治。形體肥胖,喜食甘味之物,近日又逢女兒婚事,恣食肥甘而舊病複發,舌質暗紫、苔厚膩,脈澀。

用平胃散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楂肉、枳殼治之,療效頗佳。五六十年代的胸痹、心痛(冠心病)以氣血兩虧為多,而今因動物脂肪、糖類攝入量增加,則以痰濕氣滯型為多。前醫拘泥經驗,不測變化,以致誤治。

綜上所述,要避免臨床誤治,首先要有救死扶傷之心,一絲不拘的工作作風;再要掌握精湛的醫學理論,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然後要有正確思維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男人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晚睡+晚起=雙殺陽氣! 補救方法用起來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