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萬紅磚變成了海邊一個裝置,它最後會隨機風化歸為泥土

十萬紅磚變成了海邊一個裝置,它最後會隨機風化歸為泥土

十萬紅磚變成了海邊一個裝置,它最後會隨機風化歸為泥土

墨西哥多媒體藝術家 Bosco Sodi擅於使用木屑、岩石、泥土等天然材料,以其紋理豐富的繪畫及裝置作品而聞名。

近日,藝術家的新作於墨西哥瓦哈卡州埃斯孔迪多港的海灘上亮相。名為「Atlantes」的裝置由超過 10 萬塊重達 700 多噸的粘土磚組成。藝術家以棋盤為靈感,將這些磚塊堆疊成 64 個完全對稱的立方體,以 8×8 的網格狀排列,每行每列間隔相同,每個立方體由 1600 塊粘土磚組成。

在藝術平台 dezeen的採訪中,藝術家表示,「我希望它非常數學化。立方體是一個完全的人類形態,你在自然界中找不到立方體。」整個項目歷時兩年。為了製作這些磚塊,Bosco Sodi 與當地工匠團隊提取生土,將其與水和沙子混合形成粘土,然後親手打磨。它們被分成 40 批,在傳統磚窯中用木頭、藍花楹種子和椰子殼燒制而成,耗費近 1000 個小時。最終,十萬多塊粘土磚被放在藝術家位於海灘附近的工作室里晾乾。

十萬紅磚變成了海邊一個裝置,它最後會隨機風化歸為泥土

十萬紅磚變成了海邊一個裝置,它最後會隨機風化歸為泥土

隨著時間的推移,磚塊將在沿海環境中逐漸風化和演變,顯現出大自然侵蝕與生長的跡象。這些材料被破壞、被塑造、被賦予新的形象。從大地中來,歷經水、火、空氣,又回到大地中去。「(最終)它們將變成一座粘土山,完全抽象和隨機,但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安排方式」 ,Bosco Sodi 說。

「Atlantes」的規模與結構形成了一個絕佳觀景台,用於在一天甚至一年的不同時間中,體驗場地在光線和景觀方面的變化。站在立方體中,景觀的視線根據觀者的方向重新配置,意在強調透視的力量,並引起人們對周圍景觀的敬畏感。紐約野口勇博物館館長 Dakin Hart 評價其藝術理念:逐漸從藝術轉至考古學,再轉向自然,並讓塵埃歸為塵埃。

這並不是藝術家首次以粘土磚進行創作。2017 年 9 月 7 日,Bosco Sodi 在紐約華盛頓廣場公園展示了一件裝置作品「Muro」(即西班牙語中的「牆」)。這是一堵長 8 米,高 2 米的牆,由 1600 塊粘土磚砌成。一天結束時,參觀者被邀請將這堵牆拆除,把那些磚帶回家。這是藝術家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議修建美墨「邊界牆」的回應,意在強調一種情緒——所有障礙都有可能通過聯合力量予以消除。

十萬紅磚變成了海邊一個裝置,它最後會隨機風化歸為泥土

同樣地,這些磚塊由藝術家在墨西哥埃斯孔迪多港的工作室中親自燒制而成。

對於 Bosco Sodi 而言,埃斯孔迪多港不僅僅是另一個家和工作場所。在這裡,他還與墨西哥 Jumex 博物館館長 Patricia Martin 共同發起了一個藝術駐地項目「Casa Wabi」,來源於日語中的 Wabi Sabi,即強調質樸簡單的侘寂美學。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還為其設計了工作室及一個跨界藝術中心建築 Fundación Casa Wabi 。

Bosco Sodi 一直視日本侘寂美學為創作的哲學基礎,它關於擁抱意外、擁抱不受控、擁抱時間的流逝以及持續使用有機材料。正如他作品中所展現的——所有裂縫和紋理都是時間的證據。

題圖來自 designboom,攝影Sergio López。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Voice:蘇富比也將拍賣 AI 作品,人工智慧藝術依然在爭議之中
Topic:印度的「巴士廁所」,希望讓女性乾淨安全地在外如廁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