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淺談殲十系列的發展:十年前為中國空軍日後突飛猛進式發展奠基

淺談殲十系列的發展:十年前為中國空軍日後突飛猛進式發展奠基

中國空軍殲-10C戰鬥機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路。「桌面戰爭兵棋」專註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近年來,我國軍隊的裝備水平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勢頭,尤其是海軍和空軍,海軍新艦如同下餃子般開始服役,國產航母、055大驅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空軍方面,四代機殲-20開始量產服役,殲-16、殲-10C、殲-11D等戰機也相繼亮相。今天的中國空軍相比於15年前殲-10剛剛服役時已經是今非昔比,那時我國好不容易搞出了完全自主設計的三代戰機殲-10,舉國上下都為之而振奮。而現在,我們的空軍已經裝備了世界頂尖的四代戰鬥機殲-20,見證中國空軍由弱小變得強大的過程使人不禁感嘆。而殲-10,也在這10餘年間伴隨著中國空軍不斷發展,從最開始的殲-10A到2014年的殲-10B再到2017年的殲-10C,可以說殲-10系列戰機的發展也是中國空軍發展的縮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現在最新的殲-10C到底有多強。

中國空軍殲-10B戰鬥機

說殲-10C之前還是先了解一下殲-10的發展史,殲-10戰鬥機的研發項目早在1984年就正式開始了,那時我國無論是科研水平還是工業水平都並不是太好,在殲-10項目開始之前,就已經有了殲-9失敗的經驗。殲-9是中國航空界向世界一流水平戰鬥機發起的第一次挑戰,在殲-9上我國就採用了鴨翼、大三角翼等設計方案,但是由於殲-9設置的26千米升限、2.6馬赫時速的「雙26」指標實在是有些脫離實際,且我國WS-6發動機研發並沒有取得突破式的進展,導致最後殲-9隻能胎死腹中。

中國空軍殲-10A戰鬥機

然而在殲-9上所作出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殲-9所積累的技術經驗為殲-10的研發提供了重要的指導,這點從殲-10採用和殲-9類似的鴨式布局就可以看出來。對於殲-10問世過後有的外媒僅憑外表相似就臆斷殲-10抄襲以色列獅式戰鬥機,只要是稍微了解一下中國殲-9戰機到殲-10戰機的發展歷程,就會知道這完全是無稽之談。當然,殲-10的研製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中美曾有一段「蜜月期」,最開始殲-10項目還可以從西方獲得一系列技術支持,主要是航空發動機發麵,這個一直是中國航空發展的痛點,就算現在也還沒有完全解決。但是好景不長,進入90年代後中國就得不到西方的援助,只能轉而向俄羅斯求助,在國產航空發動機研製不順利的情況下,只能從俄羅斯先行引進AL-31F發動機來裝備殲-10。

殲-10C原型機

不過到底,殲-10原型機還是在1998年完成了首飛,2003年生產型正式交付,殲-10的裝備無論是對中國航空發展還是對中國空軍來說,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殲-10系列最初的生產型號即為殲-10A,除了標誌性的鴨式布局之外,其機腹下方的進氣道為可調式矩形進氣道,可以為發動機提供不同飛行狀態下所需的氣流,不過結構比較複雜,且隱身性能欠佳。就機動性能來說,殲-10A最大速度2.2馬赫,實用升限17000米,爬升率300米/秒,鴨式布局可以使其在進行一些特殊機動時獲得更佳的操作性能。殲-10A採用的雷達為脈衝多普勒雷達,搜索距離130千米左右,可同時跟蹤6個目標並攻擊其中4個。一般認為,殲-10A的性能可以媲美F-16A/B。

珠海航展上進行眼鏡蛇機動的殲-10B戰鬥機

我國好不容易自主設計出來的三代戰鬥機,自然不可能就這樣停滯不前,2004年,成飛即開始殲-10的改進工作,2009年第一架殲-10B原型機出現在公眾視野中,2014年殲-10B開始量產並交付中國空軍服役。殲-10B在外形上就和殲-10A有明顯的區別,殲-10B的機頭進行了重新設計,變得比較扁平,用於容納新型的無源相控陣雷達,換裝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B,探測距離增長至160千米左右,並且憑藉無源相控陣雷達的優勢,殲-10B正經地擁有了對地打擊能力,成為了一款多用途戰機。殲-10B將機腹下方採用了全新的DSI進氣道,所謂DSI進氣道,全稱為三維鼓包式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名字聽上去很高級,事實上也確實很高級,目前掌握並使用DSI進氣道技術的只有中國和美國。相比於常規進氣道,DSI進氣道具有隱身性好,結構簡單重量輕以及阻力小的優點。這些優點對於戰機來說非常重要,憑藉DSI進氣道以及一些機體隱身設計,殲-10B的隱身性能有所提升,雷達橫截面降低至1平米以下,雖然肯定達不到四代機的水平,但是能被晚發現一點就是一點,現代戰爭中幾秒鐘的差距可能就是生死之間的區別。而重量輕和阻力小的優點則有助於殲-10B獲得更強的機動性能,再加上殲-10B對垂直尾翼、腹鰭進行了重新設計,並採用了使用複合材料的主機翼,使殲-10B在加速性能、最大速度、實用升限以及爬升率等機動性能上全面超越殲-10A。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裝備國產矢量發動機的殲-10B展示了眼鏡蛇機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進行眼鏡蛇機動的鴨式布局單發戰鬥機,殲-10B機動性能上的優勢可見一斑。

同樣使用DSI進氣道的F-16戰鬥機

除了機身以及雷達的改進,殲-10B的航電系統方面也有明顯的升級。殲-10B在機頭加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包括紅外搜索和跟蹤感測器和激光測距儀,在一些情況下可以無需火控雷達直接使用該系統鎖定目標,有利於飛機的隱蔽。除此之外,殲-10B還增強了電子戰能力,在垂尾頂端增加一個電子系統整流罩,在機翼下方增加兩個電子吊艙,可以提高殲-10B的抗干擾能力,同時在被敵方鎖定時也更容易擺脫。說了那麼多,殲-10B相比於殲-10A的明顯提升想必大家也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但是為什麼這麼好的殲-10B僅生產了兩年多共50多架呢?那是因為殲-10的發展還沒完,在2017年建軍90周年閱兵當中,更新的殲-10C公開亮相了。

殲-10B和殲-10C同框,畫面靠左有3個刀狀天線的為殲-10C,靠右只有1個刀狀天線的為殲-10B

殲-10C不僅繼承了殲-10B所有的優點,還做到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次的改進就主要體現在電子系統方面了,機體外觀上變化不大,因此殲-10B和殲-10C看起來非常相似。比較靠譜的區別方法就是看機背上刀型天線的數量,殲-10B有1個,而殲-10C則有3個,這也顯示出了殲-10C在電子系統上的進一步提升。現在中國的航電系統在世界範圍都算得上先進,所以殲-10C在這方面的的水平是不必擔心的。更重要的是殲-10C換裝了更為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相當於戰機的眼睛,雷達的提升對於戰鬥機戰鬥能力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過後,殲-10C的探測能力可以達到200千米以上,可以同時跟蹤12個目標並攻擊其中6個,無論在信息處理能力還是冗餘度上,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比無源相控陣雷達都有明顯的提升。從殲-10A到殲-10C,無論是電子系統的先進程度還是空中的機動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雖然兩者看上去是一種飛機,但實際的作戰能力已經是天壤之別,殲-10C憑藉其出色的性能,而被認為達到了三代半戰鬥機的水平。

殲-10C原型機機腹特寫,從機腹看線條相當平滑

將殲-10系列戰鬥機的整個發展過程簡要地介紹了一下,因為從殲-10A到殲-10C的發展中,就可以看出這幾十年來中國航空工業水平的發展。現在的殲-10C的作戰能力已經完全可以媲美任何型號的F-16戰鬥機了,也就是說在殲-10C已經位列世界中型戰鬥機的頂端。這樣的成就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國航空幾代人艱苦奮鬥的成果,現在中國空軍正從苦難走向輝煌,但我們不能忘了曾經的艱難困苦,我們還要繼續負重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桌面戰爭兵棋 的精彩文章:

手榴彈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喪心病狂 一不小心就請你吃包子雷
六發連射一直爽 另眼看衝鋒槍與突擊步槍的歷史淵源

TAG:桌面戰爭兵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