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蓋碗燙手?那是因為沒選對、沒用對!

蓋碗燙手?那是因為沒選對、沒用對!

黑白茶文化

傳遞茶道文化,認識喝茶養生微信號:XinXueCiHang

蓋碗,人與自然的和諧

蓋碗杯,是明清之後泡茶藝的象徵。

蓋碗,又稱「三才杯」,杯托為「地」,杯蓋為「天」,杯身為「人」,意天大、地大、人更大;人行天地間,頂天立地,品行端潔。一同端起品茗,寓為「三才合一」,求得圓滿,天地人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蓋碗原本是個人、單次使用的茶器,而且是沖泡與飲用功能合二為一,也就是將茶葉放入碗中,沖水後端起來直接品飲使用。當然也可以將茶泡好後,只倒入茶湯,這時的蓋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後來發現若將蓋碗作為茶壺使用,亦有其方便之處,如看得到茶湯、易於掌握濃度;可以直接欣賞泡開後的葉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壺來得方便。因而蓋碗演變成了泡茶器,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茶器組合。

無論是把它作為品茶器、還是泡茶器,都主要在於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而如果是作為專業的茶人審評、對比茶,蓋碗更是標配,它密度大、不吸味奪香,更能客觀公正的展現茶葉本身的品質。

所以現代茶器中,蓋碗也被稱為「萬能茶具」,就是它可以泡任何茶,只要你掌握得當、使用熟練。

蓋碗要拿得美麗、泡出好茶湯,那就是一門學問了。很多初接觸者,總是抱怨,蓋碗太燙手了!一拿蓋碗就手抖,手勢不好看,更極易可能被甩出去,嬌嫩的手指被燙得通紅。心裡可能老是想著,那些泡茶高手只所以不怕燙,肯定是因為被燙習慣了!

選購恰當的蓋碗很關鍵

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則:

寧小勿大:蓋碗不易選擇太大容量的,費水費茶不說,端著吃力,不易較快的出湯,自然容易燙手;

寧厚勿薄:薄胎蓋碗,自然雅緻好看,但使用起來可就不那麼討好了,越薄越易傳溫快、燙手,且不利於泡厚重的茶;

宜淡雅勿花哨:泡茶品茶器,最宜淡雅素潔,越簡越耐看,淡而至極。而過於花哨,易使人關注點不在茶上;

紐宜高勿低凹:蓋頂部的紐突出高一些,出湯時候,食指按壓住不會被燙,而越低凹越受熱;

蓋與身的邊緣宜寬勿窄:碗身口與蓋子邊的距離窄,這樣茶水容易溢出燙到手。寬口的就不會,茶杯也一樣。

使用蓋碗的法門

| 三指法

三隻手指拿捏蓋碗,暫且稱之為三指法。三指法比較優雅,是最普遍的一種拿蓋碗的方法,也是很多茶友最常用的手法。蓋碗上有蓋鈕,既是開蓋時手捏持的地方,也是蓋住時需要按壓的地方。

出湯的時候,蓋子調整好合適的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並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把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至於無名指和小指翹不翹妖嬈的蘭花指,那就看各人喜歡了,大多男士是不會的。

這種拿法,食指接觸按鈕,拇指和中指接觸碗沿,如果拿法不對,抓的過緊,指肚與碗身貼附的面積越大,越容易燙到手,所以,三指法握持蓋碗,是輕輕自然的提起,而不是緊張的抓住蓋碗。

| 抓碗法

抓碗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為整個手抓住蓋碗,還是比較燙手的,同時這樣的抓持法,大多是蓋碗不能太大。

在廣東潮汕的部分地區,較多人使用抓碗法,在茶藝表演裡面,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較多。

這種拿法的要點就是先調整好蓋子開口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的圈足,一隻手掌抓住蓋碗,蓋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對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對習慣用這種方法的人來說,翻轉乾坤般,很是豪邁、大氣。女性用小蓋碗,一手盈握,亦是優雅靈動。

習茶、泡茶和品茶同理,無它法,僅熟能生巧而已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這份泡茶筆記,值得收藏哦
高手喝茶,品的是味,感受的是韻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