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閩院.映象 太虛圖書館

閩院.映象 太虛圖書館

引言:時光荏苒,彈指間萬物成空,唯追求真知的心永不寂滅,圖書館,以它特有的厚重底蘊,歷風雨而彌新,讓時代變遷有跡可循。而閩南佛學院太虛圖書館,更是承載著高僧大德們心系佛門發展的深厚悲心。

太虛圖書館的因緣,遠可追溯到閩南佛學院創立之初。1925年,正是佛教衰微之秋,會泉法師創辦了閩南佛學院。 1927年,太虛大師受邀來廈門擔任閩南佛學院院長。經太虛大師親自教誨和整頓,院風院貌煥然一新,進而使學院成為全國一流的典型的佛教高等學府,蜚聲中外,造就一批德才兼備的名僧大德。閩院畢業的學僧,遍布海內外,有的從事佛學研究,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大法師,有的住持名山巨剎,成為振興佛教的棟才,如竺摩大師等。至今還有些住持叢林禪院的高僧,猶是當年受太虛親自教誨的學僧。

作為中國近代佛教史上著名的「佛學思想家」、傑出的「佛教教育家」,太虛大師對閩南佛學院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閩南佛學院從創辦之日起,以太虛大師為首的前輩學者們就十分注重圖書的購置與收藏,歷史上的閩院曾有豐厚的藏書。

早於上世紀40年代,太虛大師皈依弟子蔡吉堂即已在籌謀建立太虛圖書館,後遭種種變故,一直未能滿願,想來也是提倡 「人生佛教」,注重學僧教育,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的大師的一處遺憾。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今仰觀圖書館,大師言猶在耳!

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適逢閩南佛學院復辦,妙湛老和尚亦在多方奔走推動設立圖書館,妙湛老和尚為人嚴謹和藹,胸懷廣大,悲願弘深,他以出世的精神,做濟世利民的慈善事業,以培養僧才,續佛慧命為己任。

文革之後的南普陀寺,斷牆殘壁,佛殿危頹,金剛倒地,寺中僧人多以俗家身形出現。妙湛老和尚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由於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的邀請,要他到南普陀寺任住持。妙湛老和尚仍重新剃度,恢復僧裝,以比丘相回到南普陀寺。為了修建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不辭辛勞,各方奔走,請政府撥款支持,向各方募化集資。由於他德高望重,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支持。

妙湛老和尚為了培養僧材,續佛慧命,先於一九八一年,恢復了停辦已久的南普陀寺的佛教養正院;繼而又恢復了創辦於一九二四年的閩南佛學院。在他悉心的耕耘灌溉下,已經發展為國內規模最大,教學質量最高的佛學院之一。在辦好閩南佛學院的同時,妙湛老和尚還兼任了福建佛學院院長;並支持停辦多年的嶺東佛學院、武昌佛學院復校,及協助依蘭佛學院、江西尼眾佛學院的設立。

在妙湛老和尚積極的倡導下,成立了「中國佛教文化教育基金會」,他希望有一天,由基金會創辦一所「佛教大學」。為早日實現中國佛教大學的成立,他仍在各方奔走呼籲之中。在妙老的努力下,先後恢復了南普陀寺的殿堂、壁畫,還興建了教學大樓、方丈樓、普照樓、海會樓、學生和法師的寮房,以及全國第一的禪堂和全國第一座慈善大樓。山門前還開闢了荷花池、萬壽塔;並修整了祖師塔林立的後山。此外還修復了廈門普光寺、萬石蓮寺、虎溪禪寺、紫竹林寺等道場。在這期間,太虛圖書館的建設頗費周折。

由於歷經戰亂和文化大革命,寺院遭毀,圖書被抄一空,閩南佛學院的藏書幾乎消失殆盡。為學僧營造更好的讀書研究環境的悲願面臨著考驗,但妙老毫不氣餒。1989年,在妙湛老和尚等人的奔波努力下,太虛圖書館的奠基石終於埋下。

這塊承載了兩代僧人悲心的黑色奠基石依然鑲嵌在閩南佛學院行政樓外牆之上,就像它和閩南佛學院的關係,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太虛圖書館既是為紀念太虛大師而起,又是太虛大師治學精神的最好傳承。太虛圖書館由太虛大師的精神作滋養,由妙湛老和尚的悲心來播種。為當代的佛教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弘法人才,遍布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各個國家。

1989年,太虛圖書館啟建;1991年,坐落在閩南佛學院內的方丈樓與教學樓之間的太虛圖書館正式投入使用。趙朴初老居士為建成的太虛圖書館題字。

落成後的圖書館窗明几淨,書架嚴整,各類圖書按佛教圖書分類法整齊排列,存有七種版本的大藏經共九套,其他各種書籍約兩萬冊,成為學僧學習和查閱資料的重要地方。

2018年8月,太虛圖書館啟動改擴建,遷移館址,擴大空間,太虛圖書館主館遷移至南普陀寺功德樓3樓,有了更大的面積和更舒適的閱讀區並在紫竹林寺設有一處分館。

新館在更新設施,增加書目,優化環境,提升服務方面,做了較大的改觀,以更好地為學院教學研究、師生學習提供保障。

太虛圖書館遷址,得益於現任閩南佛學院院長則悟大和尚的慈悲指導。隨著閩南佛學院的發展,太虛圖書館舊址日顯局促。同時,為感念妙老悲心,新的太虛圖書館中依然供有妙湛老和尚莊嚴的法相,法師和學僧們進入圖書館,常常會先到妙老像前問訊禮拜。

新的太虛圖書館有卷帙浩瀚的佛教經典,也有文、史、哲、政治等各類書籍,還有近千冊古版書、線裝書等,藏書種類豐富。僅不同時期彙編的大藏經,就有七種版本共九套。

目前,太虛圖書館還在不斷搜集民國至今的各種佛教經典正編、補編等,力求豐富各個時期的佛教經典。

兩館目前藏書5萬冊左右, 2019年還將擬採購並引進新藏書約1至2萬冊

除了豐富的藏書,改擴建後的太虛圖書館,最吸引人的是擁有一個陽光閱讀區,設有16張小桌,閱讀者可自助享用咖啡和茶飲。閱讀區和館內的沙發區,可同時容納百餘人坐下來看書。

此外,太虛圖書館新館還設有討論室,可供師生們閱讀之餘更進一步探討研究。

當清晨的霞光映照進這古樸又充滿生機的圖書館,不少閩南佛學院的老師和學僧就陸續來到太虛圖書館查閱資料,鑽研經典。

太虛圖書館,已然成為閩南佛學院師生的「第二課堂」。

古樸的圖書館,也有新興的設備。太虛圖書館設置有一部電子借閱機,內置3000多部精選圖書,現場閱讀或是掃掃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中永久保存和閱讀該本圖書,還可以將書分享給好友。這正是太虛圖書館引進現代化的借閱設備,架構信息檢索網路的一小步。

目前太虛圖書館新館正在進行圖書的錄入工作,待圖書錄入工作完成,藏書就能夠外借,可將太虛圖書館的服務擴展到寺內工作人員及寺外信眾、遊客等。此外,太虛圖書館還將與廈門大學等院校合作,構建館際資源庫共享與館際學術交流,構建強大的資料庫,為全院師生開展學術研究提供資源保障。

時光流轉,幾度滄桑變遷,太虛圖書館深植於閩南佛學院的沃土,在改革開放之春萌芽,在國家昌盛之際光大,一批批有道心、有願力、有德行、有佛法、擔重任的真正僧才從這裡走出去,續佛慧命,廣利有情。如此欣欣向榮之景象,必能令太虛大師、弘一大師、妙湛老和尚等為閩南佛學院精勤努力過的前輩高僧大德欣慰。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念佛可以治失眠嗎?
與人商量也是一種慈悲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