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號稱是臘梅、CPB原料供應商的無良商家,是誰用誰爛臉的牌子?

號稱是臘梅、CPB原料供應商的無良商家,是誰用誰爛臉的牌子?

不知不覺春天就來了,不少敏感皮的小夥伴最近一定可以感受到春風的乾燥和夾帶的花粉帶給我們小臉蛋兒的惡意,每一根臉毛都在尖叫:「要換護膚品啦!」

女人的臉是世界上最貴的東西之一,走進商場的專櫃區,還沒買兩瓶東西都得掉層皮,於是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打著花里胡哨的噱頭來搶佔市場。

區花最近就在一個電商上面,看到這樣一種讓我很白目的銷售噱頭。

這款打著「終結暴利,極致性價比」的購物軟體里,只要檢索「護膚品」,在出來的一眾不認識的牌子下面,每一個都會有一行字體型「XXX(大牌護膚品牌)原料製造商直供」。

然後這款產品從外觀上基本和所謂「原料供應商」供應的大牌護膚品,包裝上極為相似。

其實對於打著「原材料供應商」這個概念賣貨,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小夥伴們最早接觸到的「渠道供應商低價銷售」應該還是「浙江溫州江南皮革廠倒閉了!原價一百多兩百多的錢包通通只賣20塊!」

雖然這些年陸陸續續有一些牌子打著「SKII、海藍之謎代工廠」名號的野雞品牌偶爾在眼前跳動一下,但都像過江之鯽,一下就無人問津了,然而想這麼堂而皇之的集體打著旗號售賣,區花還真是第一次見!各大護膚品公司老總看了估計要嚇到報警。

然而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供應商們,竟然全部喜聚一堂,給這個軟體所有的護膚品們供起貨了?(為了避嫌,也不想給他們做宣傳,所以這裡就不提名字了)

區花隨便點開了一個店鋪,裡面銷售的是一款叫做「瑟尤麗恩」的品牌,和這個軟體里其他的牌子一樣,所有產品都有「原料供應商直供」的標語,從CPB到SK-II一應俱全。

隨手點開號稱SK-II原料供應商直供的「煙醯胺酵母亮膚精華液」。

查了一下相關的成分,洋洋洒洒的有三十幾樣,成分靠前的大都是一些增稠劑和柔順劑,乙醯殼糖胺做成膜劑,以及大量的甘油。

區花之前的文章里說過,甘油作為常用的保濕成分是可以適當添加在護膚品中。

但由於甘油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日常護膚時甘油可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為肌膚保濕,但如果當空氣乾燥時,過多的甘油就會反吸皮膚里的水分。

所以,排除了這些輔料成分後,唯一的功效成分就是這個「酵母提取物」了,先不說這個是不是SK-II家帶不出實驗室的專利酵母,真菌類的的成分對於提取技術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會變成過敏原。

自從寶潔公司的pitera在2017年專利到期之後,雅詩蘭黛、資生堂、蘭蔻等很多家大企業都推出了「酵母濾液」為功效成分的產品,但都達不到pitera的效果,但大的化妝品公司的生產線,都能達到安全無菌的生產模式:

灌裝車間無菌狀態,生產線全自動

佳麗寶日本小田原生產工廠

目前保潔公司生產的SK-II系列產品為了保證極為複雜珍貴的酵母原液的產出,直接就把工廠搬到了這個酵母的老家,日本滋賀縣琵琶湖,全世界唯一一個生產線。為此保潔公司也闢謠很多次了。

而區花查了一下「瑟尤麗恩」這個品牌的母公司,是位於上海的一家日化產品加工製造商,和寶潔公司沒有半毛錢關係。

既然專利性功效性成分都被鎖的死死的,那麼這些所謂的「原料製造商直供」供應的是什麼?信念和愛情嗎?

更何況還不是寶潔公司一家,從法國的希思黎到美國的lamer,甚至是祖瑪瓏香水,YSL的明彩筆樣樣有!

當然,如果硬要扯所謂的原料製造商,那麼一款日化用品的輔料從幾十到上百種不等,常規的酒精、甘油、丁二醇更是每個工廠都可以自行生產,真計較下來,水廠才是最大原料製造商。

比如我手上這瓶82年的雪碧,跟lamer的濃縮修復精華是同一個產地的原料生產商哦~

大品牌會在專利之外的成分上,使用效果更安全的成分來作為輔料,而平價品牌則是會在主打的成分之外削減這些輔料,甚至是不添加。

左 大寶SOD蜜 部分成分

右 科顏氏高保濕霜 部分成分

這裡並不是說平價便宜的東西不好用,而是對於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護膚品成分配比來說,有效成分的配比即使相差零點幾,在臨床實驗上都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所以大的品牌在生產研發出一款新的產品時,必然經過大量的臨床測試。

此外,護膚品的有效與否,在於有效成分能否突破皮膚屏障。

我們皮膚並沒有看起來那麼薄薄的一層,除去角質層和皮脂膜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皮膚結構外,像色斑、黑色素等皮膚問題,更多的是需要護膚品作用在更深層的基底層乃至真皮層。

而護膚品的有效成分要突破層層皮膚結構準確進入基底層,需要突破層層排列的角質層細胞。

在這些像磚瓦一樣排列的細胞中間,是細胞間的脂質,而大部分護膚品都會添加和這些脂質結構類似的促滲劑。

其雖然很多平價品牌會打著「煙醯胺」「視黃醇」這一類網紅成分大劑量添加,但這些成分也存在著對部分人群的皮膚有致敏的隱患。

加上成本限制,部分小生產線做出來的東西從人工成本和機器成本上來說都不能達到大企業的無菌級別的流水生產,所以更加會削減產品的促滲輔料,來減少皮膚致敏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不吸收=風險低。

更多的會在柔順劑的添加上做文章。大家在屈臣氏櫃姐口經常聽到的「XX護膚品在手上擦出水珠」也是因為添加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原料直接相關,但這種成分對我們皮膚一點用都沒有!

其實這個平台的護膚品也並不是所謂的三無產品,也確實能查到備案信息,但是打著"大牌護膚品供應商"這樣略顯侮辱人智商的名號有點不厚道。

區花舉這個例子,是希望大家以後擦亮眼睛,千萬不要跟 這些無良商家交智商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