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墓碑上為何經常出現的「故,顯,考,妣」?清明節不要不知道

墓碑上為何經常出現的「故,顯,考,妣」?清明節不要不知道

在很多的時候,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會特別的注意自己的身後事,尤其是在古代的時候,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的老人就會預先找人給自己打造一口棺材,希望自己死後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而子女們要做的就是給父母立碑了。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墓碑上經常出現的:故,顯,考,妣,有什麼區別?清明節仔細看看,那麼究竟有什麼樣的不同呢?下面就讓小編一起來帶大家看看吧!

首先是「故」,故也就是去世的意思,在大部分的墓碑中這個字是必須要有的,而這也是子孫後代對於祖宗的一個紀念,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是去世了,但是這個字是必須要有的,而且這個字是和「生祠」來區分的,雖然同樣都是墓碑,但是生祠是在人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建立的,所以上面一般不會用這個「故」字。

顯,很多的地方也是「先」的意思。而顯和先兩者的區別並不是很大,在古代的時候也是沒有多大講究的,而有些地方對於先和顯,就必須要分清楚,因為他們認為父母之中有一位去世的話,那麼這一位就要用「先」也就是先故去的意思,而要是父母雙亡的話,那他們就是用「顯」,也是為了尊敬父母,說他們生前也是非常尊貴的。

但是還有一些地方還是有更多的區別的,他們認為如果去世的人如果是同輩中輩分最高的人,那麼他就可以用「顯」,要是去世的人的輩分是並不是最高的,那麼他就只能用「先」。而在顯和先之前,還有一個「皇」,但是這樣的一個字,平頭老百姓敢隨便用嗎?所以之後人們就只用顯和先來進行區分了。

然後是「考妣」,有一個成語就是說「如喪考妣」,也就是失去了父母的意思,而考就是父親,妣就是母親的意思。而一般在墓碑上都是寫著「故顯考,故顯妣」,或者是「故先考,故先妣」,一般都是表示去世的父母的,而在此之前考妣只不過是對父母的一種稱呼而已,和爹娘是差不多的。

不管怎麼說,立碑只是後人為了更好的祭奠先人而已。就拿小編來說,小編的祖墳上是有著墓碑的,雖然很多的祖輩都不知曉是誰,但是在墓碑上卻是可以看得出他們是小編的哪一輩親人,是對祖先的一種尊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的觀察過呢?在下面評論點贊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或是旅途的風光 的精彩文章:

曹操雄才大略,為什麼會被司馬懿奪取江山?主要因為這四個原因
漢武帝執政時真是盛世嗎?非也,碩大光環下其實可能是悲慘世界!

TAG:亦或是旅途的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