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萬座古墓沉睡河底,河水乾枯後重新現世,發掘出萬餘件歷史文物!

萬座古墓沉睡河底,河水乾枯後重新現世,發掘出萬餘件歷史文物!

湖北有這樣一個鄉村,一次河水斷流乾枯之後,驚奇的一幕出現了,萬座古墓沉睡在河床之上,這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極度重視,這就是位於湖北關門岩村的北泰山廟墓群,是丹江口庫區佔地最廣、最重要的古墓葬群。經勘探,文物點將近二百五十處,考古發掘工作量達三十多萬平方米。據專家說:「單單一個關門岩村,古墓葬就達萬餘,其中又以春秋戰國、兩漢和六朝的尤為普遍。」

北泰山廟墓群,共有上萬座古墓,分A、B、C三個區,文物大都裸露在外。目前,墓地已發掘300多座古墓,出土4萬餘件青銅器、陶器和玉器,其中一級文物700件,二級文物960件,三級文物1121件。每當夜幕降臨後,考古人員都休息了,盜墓分子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墓地,在夜色掩護下,打下盜洞,將墓中的器物洗劫一空。等到第二天一早,考古人員準備發掘的時候,只剩下被棄置的青銅殘片。

當時唐明皇為了方便黃河兩岸的人出行,下旨決定在蒲津 渡重建新橋,並發動滿朝文武出主意、想辦法。經集思廣益,造橋方案拿出:一是將連舟竹索改為鐵索,二是 加固石堤,三是鑄鐵牛為索樁。開元年間屬盛唐時期,冶鐵業發達,於是兩岸數萬民眾奉命煉鐵鑄造,歷經苦 戰後鐵牛鑄成。鐵牛分別伏卧於黃河兩岸,將鐵索拴繫於其身,連接舟船,建起黃河上第一座固定鐵索橋。這 里兩岸的鐵牛,其實就是對拽鐵索連接河橋的索樁。

但現實往往總是不如人所願。由於古墓葬群的文物少有在墓室內部的,每當月光清冷灑落的時候,忙碌了一天考古人員都休息了,便有一群財迷心竅的亡命之徒企圖驚擾亡者的好夢。他們總是敢於在亡靈的窺視下,偷偷地潛進墓地里,清冷的月光照亮他們蒼白而貪婪的面容,他們通過盜洞,將墓葬洗劫一空。而等到第二天一早,考古人員準備進行正規的發掘的時候,留給他們的就只剩下留下的亂象和一聲聲的嘆息了。

這四頭巨大的鐵牛,已經被當成重要的歷史文物, 保護了起來,還修建了專門的公園,向人們展示著這四頭鐵牛輝煌的過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地址位 于山西永濟縣的蒲津渡遺址。滾滾的黃河水,還在流淌著,或許在黃河水之下,還有著許多見證我國歷史的文 物,在靜靜地沉睡著,對此,各位小夥伴有什麼樣的觀點呢?歡迎評論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梔北辰風 的精彩文章:

古墓挖到一半,考古專家發現是自己家祖墳,於是他做出了此決定!
山西發現千年古墓,墓中有一桌酒菜,牆上寫著10個捉摸不透的字

TAG:南梔北辰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