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血壓居高不下危害心腦腎!降血壓無從下手?7件事很要緊

血壓居高不下危害心腦腎!降血壓無從下手?7件事很要緊

我國高血壓患病的人數眾多,平均每5個成年人中至少有1個高血壓患者。

超過1/3的腦卒中(中風)和冠心病是由高血壓引起的,因此,高血壓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疾病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

患了高血壓也許沒什麼癥狀,但高血壓是「無聲殺手」,每時每刻都在損害著患者的健康。

如果血壓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損傷到大腦,會引起腦卒中(中風)偏癱,造成半身不遂、痴獃等.

損傷到心臟,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損傷到眼睛,可引起眼底視網膜病變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損傷到腎,可引起腎功能不全。

所以請做好高血壓的健康管理,所有成年人均應將血壓記錄在他們的醫療記錄裡面並了解他們的血壓水平。

對於理想血壓(<120/80mmHg)的健康人來說,至少每5年複查1次血壓,有機會時應該更頻繁。

對於正常血壓(120-129/80-84mmHg)的人群,至少每3年複查1次血壓。

血壓處於正常高值者(130-139/85-89mmHg)應每年記錄血壓,因為正常高值進展為高血壓的幾率很大。


那我們平時要怎麼監測自己的血壓呢?

可以在醫生的診室/家中或通過動態血壓監測進行血壓測量。

在所有情況下,使用經過驗證的設備仔細測量血壓非常重要。


去醫院做血壓測量前,我要注意些什麼呢?

血壓開始測量之前,患者應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坐位休息5分鐘。

所有患者在第一次測量時,應加測站立位血壓,從坐位改站立位後1分鐘和3分鐘測量,以排除直立位低血壓。

在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其他可能經常發生直立位低血壓的患者進行隨訪時也應考慮測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壓。


在家應如何監測自己的血壓呢?

血壓自我管理重要環節有助於增強患者健康參與意識,輔助評價降壓療效,也可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適合患者長期血壓監測。

1、電子血壓計使用期間應定期校準,每年至少1次。

2、血壓測量應在一個安靜的房間,休息5分鐘後進行,患者的背部和手臂應有所支撐。每次測2遍,間隔1-2分鐘。

3、初診高血壓或血壓控制不穩定患者,建議清晨起床(排尿後)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2-3遍,每次間隔1-2分鐘,記錄血壓平均值。

血壓平穩達標者,可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

4、每天早、晚測量血壓,在每次醫院複診之前連續至少3天,最好連續6-7天。

詳細記錄每次測量血壓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應儘可能向醫生提供完整的血壓記錄。這有利於藥物調整及更好指導。


生活中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血壓呢?

1)減少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6g,增加鉀攝入。

2)合理膳食,平衡膳食:

飲食以新鮮水果、蔬菜、魚類、堅果、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低脂奶製品、富含食物纖維的全穀物、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為主,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

3)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達到目標BMI(體重指數)18.5-24kg/㎡;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 cm,以降低血壓和心血管風險。

4)建議戒煙,避免被動吸煙。

5)避免酗酒。

6)定期進行中等強度(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的有氧運動;每周 4-7 次,每次累計至少30分鐘;

7)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如果,以上生活干預還是幫不了你,那就快去醫院吧!


那麼,高血壓的治療目標是什麼呢?

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發生心腦腎及血管併發症和死亡的總危險;

降壓目標值:一般高血壓患者應降至

降壓治療策略又是什麼?

降壓藥物治療的時機: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140/90 mmHg 和(或)高於目標血壓的患者應啟動藥物治療。

高血壓藥物常用的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抑製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二受體阻滯劑(ARB)。

下面給大家展示的是湘雅常德醫院兩位模範患者:

這兩位患者都有著10-20年高血壓史,經過嚴格的自我把控,謹遵醫囑,把疾病看得死死的,自己身體也就妥妥的!

(編輯Anne。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指導專家:湘雅常德醫院 心血管內科 彭道地副教授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湘雅常德醫院 心血管內科 陳辰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為啥抽血必須空腹?抽血會影響身體嗎?專家解答常見抽血六問!
腎臟健康三「不」曲:不難不貴不漏!愛「腎」的你都知道嗎?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