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Sonos Amp 體驗:這個 6000 千塊的黑盒子究竟是什麼?

Sonos Amp 體驗:這個 6000 千塊的黑盒子究竟是什麼?

現在提到 Sonos,大家想到的可能是 Sonos One、PLAY:5 這些無線音響。但 Sonos 在創立之初,其實是靠一款功放類產品打開音頻市場的(2005 年發布的 ZP100),正是依靠這個品類所打下的市場基礎,Sonos 才能逐步實現打造多房間無線家庭音響系統的願景。

早期 Sonos 廣告

最近,極客之選(微信號:GeekChoice)收到了 Sonos 功放產品線的最新產品 Sonos Amp。時隔多年後 Sonos 對於這個核心品類有哪些新的思考,就成為了本次產品體驗我們最關心的地方。

在開始正文前,我想先分享兩個產品細節。一個是這次新品的命名挺有意思的,因為 Sonos 上代無線功放叫 CONNECT:AMP,而這次新品直接就叫 Amp,簡潔了不少;另外我發現 Amp 底部的型號寫的也是 ZP100,經過和官方求證後,原來是沿用了初代產品的代號,在我看來頗有點「傳承」的意思。

如果你之前沒有接觸過 Sonos 的功放類產品,我很樂意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首先它本身並不能發聲,而是專門用來給音響們提供「動力」;和傳統產品相比,Sonos 功放的優勢在於和互聯網結合得更加緊密(無線化),你可以通過它讓家中的傳統音響也能播放手機里流媒體音樂。

當然,就像其他 Sonos 產品一樣,Sonos Amp(以下簡稱 Amp)也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接入到已有的 Sonos 無線音響系統中。下面我們就仔細來看看它。

和 Sonos 的其他產品一樣,Amp 的設計依然非常簡潔,它通體採用了啞光黑的配色,觸控按鍵集中在機器正面,呈對稱式分布。不得不說,這樣「規矩」的外觀對有強迫症的人來說非常友好。

在 Amp 的頂部能夠看到一個圓形的凹槽,看起來就像是黑膠唱機的檯面,視覺上增加了不少音樂元素,這個設計我還是很喜歡的。

更重要的是,這個圓形凹槽還有實際的用途,一方面是方便散熱,另外一方面也是為機架搭建準備的(多台設備疊放在一起時會更加穩定)。

疊放示意圖

Amp 的體積比我預想的要小很多(高寬深分別是 64 x 217 x 217mm,2.1kg 重),好處是放在書架、電視櫃內更加靈活,在機架安裝時小體積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優點。

介面方面,Amp 擁有兩個網路介面,一對 RCA 輸入介面、一個 HDMI ARC 輸入介面、一個低音炮輸出介面和一對香蕉插座(這意味著它可以驅動四個無源音響和一個有源低音炮)。

值得一提是,Amp 還隨機配備了香蕉插座的接線柱,方便大家去連接音響的裸線。

其實從介面數量就能看出,Amp 並不是一款複雜的,或者說「萬金油」類型的功放,如果你接觸出過傳統功放一眼就能看出 Amp 和它們的區別,它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場景下才能發揮出最大價值,這個下文會細說。

因為手邊沒有 CONNECT:AMP,就沒有辦法給大家拍對比照片了。不過我詢問了一下擁有 CONNECT:AMP 的朋友,他對 Amp 的評價是「看起來更上檔次」,我想這和它純黑的配色應該是有很大關係的。

除了外觀上顯而易見的變化,這次 Amp 更大的升級其實來自內部,具體來說就是功率的提升。Amp 每個聲道的輸出功率為 125 瓦(8 歐姆),比上代產品的 55 瓦要高出了不少,可以驅動市面上大多數無源音響。

為了實際體驗 Amp 的性能,我們找來了兩隻 JBL ARENA 120 無源音響和兩隻 Sonos One 去搭配使用,並在觀影、聽音樂兩個場景下進行體驗。

產品示意圖,並非實際擺放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觀影。因為 Amp 支持 HDMI ARC 輸入,可以直接和電視相連。現在很多智能電視都配備了 HDMI ARC 功能,只要在電視設置里修改聲音輸出為 ARC 即可。

我的連接方案是,Amp 和兩隻無源音響通過有線連接,再通過 Wi-Fi 和兩隻 Sonos One 進行連接組成一套 4.0 環繞系統。這套方案的好處是 Sonos One 作為後置音響沒有線材的束縛,位置擺放可以更加自由。如果你有低音炮也可以加到這套系統中進一步提升聲音表現(4.1 系統)。

兩隻無源音響能夠提供清晰的人物對白聲音,兩隻 Sono One 則擁有更好的低音表現,有利於整體氣氛的拱托。雖然這套系統同時採用了有線、無線連接,但是聲音是完全同步的,這點不用擔心。

另一個場景是聽音樂。整個搭配方案不變,但是音源不再是影視內容而是流媒體音樂。你可以在 Sonos app 內添加自己常用音樂服務,然後通過手機、iPad 或電腦進行「點歌」,整個系統就會開始播放。(關於 Sonos 系統的使用邏輯,可以點擊查看我們之前寫的另一篇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Amp 支持蘋果最新的 AirPlay 2 協議,你也可以直接把 iPhone、iPad 上播放的內容投射到音響上,實際測試響應速度非常快。

除了流媒體輸入,我還把索尼 HX500 黑膠唱機和 Amp 連接在一起進行了體驗。黑膠唱機和 Amp 之間通過 RCA 線纜連接,Amp 將聲音輸出給無源音響,在 Sonos app 內選擇「線路輸出」就可以正常收聽了。

在聽音樂場景下,保留一對有源音箱作為立體聲效果的基礎上,你還可以把兩隻 Sonos One 放在家中不同的房間,這樣播放時全屋都可以「被音樂包圍」。

音質表現上,因為功放只是聲音系統的一環,不能直接代表音質的好壞(甚至音響本身的好壞影響會更大),但使用 Amp 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動力充沛」,在驅動我的 JBL 無源音響時一半的系統音量就完全夠用了,接入黑膠唱機時無源音響的聲音也是非常飽滿的。

在 Amp 內,還可以對整個系統的 EQ 進行調節,如果你願意可以調整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風格。

兩種場景下 Amp 的搭建都是非常順利的,完全不會有面對傳統功放那種「手足無措」的感覺。一方面確實是介面絕對數量上的減少(當然這也意味著可驅動的音響減少),更重要的是藉助手機 app 的幫助,搭建流程的「可視度」會很高,操作邏輯也和使用其他 Sonos 產品相同,相信大多數人都能輕鬆上手。

下面說說我發現的一些問題,一個是在觀影場景下,Amp 不支持杜比全景聲/DTS-X,如果你手裡囤積了很多這類資源,那 Amp 是無法完全 1:1 還原每個聲道表現的。

另外,Amp 系統不支持自家的 TruePlay 調音,不過 Sonos 表示和 Sonance 合作推出的建築音響(入牆式、吊頂式和戶外式)未來是支持此項功能的。

總結來說,我認為 Sonos Amp 為我們展示了現代功放該有的樣子。無線化、智能化的趨勢在各行各業都發生著,雖然功放在產品定義上很多時候是和「DIY」、「發燒」這些關鍵詞聯繫在一起,但這個品類未來也一定會受到衝擊——所以積極地迎接改變是一個大膽但有前瞻性的選擇。

另外 Amp 在家用和行業應用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一方面,它的配置和使用方式是極其簡單的,就算你此前沒有接觸過任何功放類產品,相信也能順利地開始使用。與此同時,包括外形上對機架安裝的優化,和 Sonance 合作建築音響等,也能看到 Sonos 對於行業應用的關注,這個其實也是市場反向影響產品定義的積極結果。

在我看來 Amp 很適合這樣兩類消費人群(行業應用之外):一類是 Sonos 的現有用戶,Amp 可以和傳統音響實現物理連接,進一步拓展家中 Sonos 系統的邊界;另一類是想要搭建家庭影院但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沒有開始行動(沒時間折騰、裝修時沒有布線等),Amp 能夠提供一個省心的「後裝」方案。

剩下的就是價格門檻了,Amp 的售價為 6580 元(AWE 上已經展出,四月在國內正式發售),官方售價比上代產要貴 1600 元,如果你看中更大的功率、AirPlay 2 和 HDMI ARC 功能,Amp 會是一個更加進階的選擇(最後附上官方產品對比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富士康「百億美國工廠」的危機 48 小時:特朗普親自致電,郭台銘回心轉意
3.5 萬刀最親民 Model 3 與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一起發布,這才是 Elon 的大招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