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校長陪餐,懶政開端

校長陪餐,懶政開端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某校食堂問題近日引發許多關注,無論事件性質、危害、責任歸屬還是處理方式都有不少爭議。真相還沒辨出個四六,諸多「有識之士」又提出了「解決方案」,比如某些自媒體和意見領袖紛紛提出日本的校長陪餐制度值得學習。

就在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就曾要求幼兒園及中小學建立類似的陪餐制度。而在這之前很多年,一些地方政府早就提出過類似要求。

那麼,這有用嗎?

我在周二發布的《中國葯企研發抗癌藥有多難?》一文中,講到過政府在拎清權責後,為推動醫藥產業發展做出的重大改革:加快新葯審批,強化日後監督,讓研發企業少點兒「時間成本」。

這個政策的背景是曾經「以大量前置審查彌補藥品上市後監管不足」的落後思路,而彼時被審批拖死的企業並不在少數,客觀上更是阻礙了人才和資本進入醫藥研投領域。加快審批速度後,CFDA總算離FDA在制度建設上近了一步,中國的醫藥研投也明顯向好。

很明顯,在事關國民健康安全的重大事項上,審批、監管必不可少,而有關部門願意負的責任越少,企業要擔的風險就越高。任何追求「把責任推給下層」的思路,都只會導致產業消極甚至萎靡,學生餐概莫能外。

我們看看日本做了多少,是不是簡單地「甩鍋給校長」。

必須明確,日本的陪餐制度,絕對不是「學校相關負責人每頓飯與學生一同用餐」這樣一句不痛不癢的要求(不妨看看北京市教委2月份的可笑通知)。丁香醫生(ID:DingXiangYiSheng)在昨日推送《成都名校給孩子吃發霉食品,而日本學生餐,校長要先吃》中已經做了科普,日本的所謂陪餐根本就不是陪餐,而是一套完整的檢查制度。

比如校長並不是「陪同就餐」而是「提前試吃」,且試吃後要填表、記錄,如:

食物中是否混入有害雜質;

製作過程中的處理是否妥當;

是否有異味和臭味;

一餐的飯量是不是合適;

色香味型好嗎?孩子們是否會喜歡……

而在所謂陪餐外還有其他規定如:

學校責任人每學年要對室內環境進行一次檢查;

每學年要對餐飲設備器具進行三次檢查;

每學年三次檢查學校餐飲服務人員的衛生管理情況……

文章最後提到「日本花了一百多年時間,成功推出和實施了『給食』和『食育』」,而在對學校的規定之外,對產業其他環節、其他企業的約束,對整體的食品安全管理更是比中國成熟得多。這是一句「校長應該陪餐」就能學到的東西嗎?這就好像別人吃了十個饅頭飽了,你恍然大悟,說「我要吃那第十個饅頭」。

至於為什麼有關部門要管那麼多?學生餐就跟醫藥一樣,影響比較廣泛的民生,且環節較多,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事無巨細地覆蓋。比如,從食材到上桌,從田地到學校,農民出問題,農貿市場出問題,運輸出問題,倉儲出問題,加工出問題,加熱出問題,學校分發出問題,都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而統括這些問題並非企業擅長的。

這時候有政府加以干涉,就比較容易明確標準,讓整個生產、運輸鏈條擰成一股繩,最終實現學生食品健康、安全的共同目的。而整個鏈條里,學校只佔最末端一環,校長日常更是俗務纏身,都把鍋推給學校、老師,他們又能控制多少、改變多少?

去年花總爆出五星酒店衛生問題時,一些別有用心者開始藉機推廣隨身攝像機,建議「強制酒店清潔工佩戴」。這同樣是極度無恥的甩鍋思路。當時早有酒店從業者指出,部分酒店清潔工粗暴行事,本質上只有兩個原因:一是錢沒給夠;二是招的人不夠多——其實還是錢沒給夠。

酒店清潔工普遍存在過度勞累問題,且在部分黑心酒店,一些清潔工要面臨「按標準清潔客房至少需要30分鐘」和「每人每天必須清理數十間客房否則干不完活」的雙重規定堵截,最後結果也只能是糊弄了事。

企業投入不夠便剝削底層員工,你給他裝個攝像機他就能又快又好了么?這種天打雷劈的建議真不知道是怎樣熟練的剝削階級提出的。部分有識之士提出校長、老師陪餐就能萬事俱備時,要不要找一些百務纏身的基層教育工作者過來,看他們打不打你?

一個更好的例子是去年爆發的疫苗問題。當時就有許多醫藥專家指出,出問題的絕對不是一家企業,如果最後只讓企業背鍋,這條新聞就等於沒爆過。疫苗與學生餐某種程度上類似,有個笑話叫做「網購疫苗自己打」:現在的家長當然都知道網購的疫苗到手毫無意義,因為比起疫苗的生產環節,其倉儲、運輸乃至接種過程都容不得馬虎;一旦冷鏈出問題,接種操作出問題,再好的疫苗企業的產品,也會變成廢品。

這同樣是「單一企業並不擅長解決」的問題,而且同樣涉及比較廣泛的民生。事實上,在部分發達國家比如加拿大,疫苗企業除了生產什麼也不用、不該且不能負責,從採購開始,包括運輸、接種等一系列工作,如果出了事兒背責任的都是各級政府,因此疫苗問題沒有公務員敢懈怠。

當然,學生餐和疫苗有一點不同,在於選擇比較多,且雖然企業難以做到盡善盡美,但用戶自己解決卻不算太難。其實可以想像,如果教委甩鍋給學校,學校再甩鍋無非就是給家長了——不提供學生餐就是最安全的學生餐。

但這樣卻違背了設立學生餐的初衷——中國不比美、日,大多數家庭不僅經濟能力有限,父母的時間精力更有限。日式家庭主婦的精美便當絕非大多數中國家庭可以負擔,而學校附近的就餐環境乃至小賣部也往往不能滿足學生健康、安全兩方面的需求。

因此中國學生餐本來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達到最低、最基本的標準,也就是滿足最廣大普通職工家庭的需求。至於有能力或者有態度的家庭如何解決,並不必強制規定。一方面少做亂七八糟的約束、別管太寬,一方面管好最基礎的學生餐飲、守好食品安全底線,才是有關部門該做的事情。在這方面不得不提,飽受質疑和嘲笑的中式「土」校服,反而做得比較到位。

但目前看來,不但底線守不住,管得也未免太寬了些。比如還是北京二月的那個通知,其中比「一句話陪餐」更可笑的是「中小學、幼兒園的食堂原則上不得制售冷食類、生食類、裱花糕點以及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這樣的規定。如果按照這個規定執行,歐美的學生餐顯然都不合格了。

一些容易產生過敏的果仁類食品限制下也就罷了,冷食也要限制難道不是因噎廢食?沒本事落實食品安全索性不讓吃,乾脆不要提供學生餐最安全,這不是懶政是什麼?

形式主義可以休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華為「721法則」:如何讓新員工快速融入「狼群」
科創板來了!證監會深夜發布科創板制度規則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