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當落日與孤月同現,成就了詩聖的一首經典,短短8句話動人心魄

當落日與孤月同現,成就了詩聖的一首經典,短短8句話動人心魄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雖然他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千古流傳。每當讀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能感受作者強烈的黍離之悲;再次吟誦「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可體味詩聖的博大情懷。

杜甫晚年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57歲的杜甫離開夔州,輾轉於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時的杜甫歷經磨難、北歸無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長期漂泊無定的狀況讓杜甫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下面這首詩。

江漢

唐代: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漂泊江漢,思鄉卻不能歸,茫茫天地之間,我只是一個腐儒。看著浮雲和孤月,我彷彿與雲共遠、與月同孤。我雖時日無多,但猶存雄心壯志;面對颯颯秋風,病情漸有好轉。自古老馬多智,我雖年老多病,卻依然希望有所作為。

杜甫客滯江漢、生活窘困,思歸不得、到處漂泊,成為天涯淪落人。雖然自詡腐儒,但又說是在乾坤之間,可見其暗喻自己才不經用,孤苦悲涼的心情不言而喻。杜甫曾說,「身在草野,心憂社稷,乾坤之內,此腐儒能有幾人?」首聯這兩句就是他後半生心境的寫照。

接下來詩人將思緒拉回到現實,他眺望遠方,看見遠浮天邊的片雲,孤懸明月的永夜,聯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不禁感慨萬分,自己不就像一片浮雲、一鉤孤月嗎?杜甫低頭沉思,經常孤獨地站在萬人中央,聽遍塵世喧囂,卻發現那些擁抱與己無關,那些鮮花與光環也與他這個孤老頭子無涉。有時候沾了一些別人的熱鬧,反而更襯得自己形單影隻。

杜甫無愧超一流的詩人,中間兩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情景相融,不能區分。杜甫懂得,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他這位「腐儒」只是自封,在千百年後卻成為一代楷模。詩人還用「落日」比喻自己的晚年,後面又說「老馬」,可見他知道自己年老體衰,但又慚愧一事無成,於是希冀依然可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當落日與孤月同現,成就了詩聖的一首經典,短短8句話動人心魄。落日殘照,卻晚霞燦爛;秋風蕭瑟、卻摧枯拉朽。老馬識途,壯心未已;詩聖悲愴,乾坤腐儒。

青春逝去與落花凋零,是人世間最無力挽回的事情,詩人感嘆,命運面前,我們都只是螻蟻。其實老杜,你不必過於悲傷,自古以來成大事者都是歷盡艱難,雖然你未能成為封疆大吏,也沒有在朝堂披肝瀝膽,更不曾被皇親國戚另眼相看,但盛唐的光輝如果沒有你,將會暗淡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飽含哲理的一首經典,短短28字的神品,驚艷了世人千年
少年英雄的一首詠柳詞,全文不著一個柳字,卻寄寓興亡之嘆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