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楊柳依依何所似

楊柳依依何所似

柳,喜光、喜濕、耐寒,是北方常見的一種樹。因其細長的葉,低垂柔軟的枝條,嫵媚的身姿,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柳也成為春天一道不可不說的風景。而且,柳在詩歌中也無處不在。

在所有的柳詩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無疑是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關於此詩,歷來評價很高,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唐代名詩。

首句將柳樹用「碧玉」一語甚妙。我們都知道,小家碧玉這個成語。這一詞就將柳樹寫成了一經過梳洗打扮,亭亭玉立的年輕女子了。同時「碧玉」也點出了柳樹翠綠的新葉。

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絲織裙帶。甚至我們還可以聯想到少女垂下的一頭輕柔的長髮。這細細的嫩葉是經誰的巧手裁剪出來?是它啊,是二月里和煦的春風。它就像靈巧的剪刀,裁出了整個春天!

折柳送別、離別贈柳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有言曰「春柳乃送別之時,秋月乃望歸之日。」

這一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採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幾句寫的是戰士出征之時,楊柳依依的春天景色,已經飽含了懷念家鄉的情愫。這為後來的寫柳傷別離、戀戀不捨打下了基礎。

在古代,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柳」與「留」諧音,以表挽留之意。柳樹常在郊外,隨處可見。所以,古人經常賦柳送別。所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柳樹就這樣在春天裡站立在長亭外、古道邊,見證別離,點染著古往今來的依依不捨的離別情。

最有名送別「柳詩」恐怕要屬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此詩又稱《渭城曲》,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所作。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咸陽古道邊,清晨的一場細雨,潤濕了道路上的塵埃。館驛旁的綠柳,經雨水沖洗變得更加翠色可人。親愛的朋友,幹了這杯送別的酒吧。你往西邊去後,就再也難以見到昔日故友了。

另外,詩詞中還有柳如眉、柳如煙、柳如絲的常見寫法。

柳如眉。以柳喻人的眉眼是詩詞中的一種常見寫法。西蜀詞人魏承班寫有《漁歌子·柳如眉》。這是一首描寫少婦閨情的詩。其中上闕前三句是「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連用三個比喻以極言少婦美貌。這少婦眉似柳葉,發如雲,肌膚細膩白凈,散發著陣陣香味

南宋向子諲《浣溪沙》中則有「冰雪肌膚不受塵,臉桃眉柳暖生春。手搓梅子笑迎人。」這裡寫的則是一位冰清玉潔、面若桃花、眉如柳葉、手搓梅子、未經世事的笑靦俏佳人

歐陽修有《阮郎歸》云:「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寫的是春分時節,踏青之時,春風和煦,偶爾能聽到馬兒的嘶鳴聲。青青的梅子,豆粒大小,細嫩的柳葉,像眉毛一般靈秀。春日漸長,蝴蝶在花叢之中輕盈的飛舞。好一派春光!

柳如煙。垂柳多傍水而生,生長茂盛濃密,遠遠看上去雲霧氤氳、婆娑裊娜,好一幅如煙春柳圖!於是,文人雅士多「沾墨才題梅似雪,揮毫又賦柳如煙。」韓愈有「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李嶠《柳》中有「楊柳郁氤氳。」雍裕之也有「青青一樹煙」之句。

羅隱《柳》中有「一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李清照《永遇樂·元宵》詞中亦有「染柳煙濃,吹梅笛怨。」可以說,柳如煙之句多矣。

柳如絲。以絲寫柳枝的詩也為數不少。如賀知章《詠柳》中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句。羅隱《柳》中也有「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白玉蟾《織機》則有「天地山河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

又是一年春柳綠。看,「才黃半未勻」的鵝黃柳芽;看,柳如眉、如煙、如絲、似夢、如幻,看,婀娜多姿、裊裊婷婷、氤氳萬千的柳,是它裝點出整個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回歸《詩經》 讓孩子找尋曾經的歌謠
春節至 五福到:究竟何為「五福」?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