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人和人怎樣相處才是理想狀態?「朋友」這個籠統的詞或許能昭示一二

人和人怎樣相處才是理想狀態?「朋友」這個籠統的詞或許能昭示一二

我們在說「朋友」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語言的誤導性在於,當我們用某個詞來描述某件事物後,這個事物就「坍縮」成這個辭彙了。就像我們知道蘋果其實也有很多解釋一樣,當我們用「朋友」這個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是在把這個人放進一個語言的套子里。

「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他不是真正的朋友。」

但怎樣才算「純友誼」,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

尼采認為辭彙描述的不是絕對真相,而是事物彼此之間或者事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的象徵。和他人相處時,人們總是急於為對方貼上標籤,把「朋友」分門別類成「酒肉朋友」、「革命戰友」、「室友」、「損友」、「師友」、「戀人未滿之友」,每一種標籤名稱背後都隱藏著社會文化賦予的潛規則,這些標籤是行動的保險,確保當你們是「情侶」時,你牽 ta 的手不會讓 ta 扯開嗓子大喊性騷擾救命啊啊啊。

人被作為標籤看待是互聯網時代的潮流。標籤能讓我們更準確地把握自己和這個人的關係,但也為這段關係圈出了一個範圍和界限。當把 ta 當做上司的時候,ta 就很難再是朋友;當把 ta 當做朋友時,ta 就很難作為戀人存在,因為一旦「越界」,就破壞了原本關係里的契約。即便誰都沒有要求你們遵守這種契約,你們仍舊會無意識地、無可避免地照著設計好的固定劇本扮演對應的角色。

卡爾維諾把愚蠢分成兩種,愛國的愚蠢和非愛國的愚蠢。愛國的愚蠢里又包含宗教、家庭那些要給予神聖尊重的事物、人們不敢拿來開玩笑的事物下面的愚蠢。當我們在日常里形式地使用「友情」這個詞,指著一個人說「你這樣算什麼朋友?」時,我們躲在「友誼、純友誼、真正的友誼」背後,借友誼的名義來向他人索取認可和讚美,一旦對方無法向你提供你預期的正面反饋,就會給對方戴上「背叛友誼、不夠朋友」的帽子。


為什麼當代人的「朋友」似乎越來越少

好奇心研究所一項關於「友誼破裂的原因」的調查中,5200 個表態里,票數最多的有:

1.太多負面反饋。比如,始終是單向的喋喋不休的無窮無盡的抱怨和負能量;

2.索取但不回報。比如借錢不還,比如每次出去玩都沒有付錢的意識;

3.消極反饋。比如只有你主動找ta,ta從不主動找你,比如私信不回,卻在群里閑聊,比如認為我的遭遇和煩惱只是小事;

4.跟我的觀念不合,比如開低俗玩笑、三觀幼稚;

都可以歸結為「對方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

友誼被「理解、知己、有事隨叫隨到、奉獻、兩肋插刀」這樣的詞包裝成一片「無私神聖」的利益交換場,如同過氣又頑固的「隨份子」習俗一樣,我幫你的隱藏條件是「日後你也會幫我」。跟「厲害的人」交朋友的隱藏條件是「你能帶我往高層次上走」,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友的隱藏條件是「你們會認同我,讓我的存在感被滿足」,不論是拜金、拜權還是拜知識、拜顏值、拜人品,都是希望從對方身上獲得物質利益或精神利益。父母傾盡全力的「為你好」、追求者在情人節送的 999 朵玫瑰、朋友在畢業 3 年後邀請你參加的同學會,不論背後藉助的「親情」、「愛情」、「友誼」有多神聖多美好,他人都只是我達成某種目的的工具。「我」的利益在其中統攝一切。

這種關係更像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的某種商品,這和我們通常認為的「友誼」很不一樣。

「人是自私的」早已經是個常識。亞當斯密在給現代人做個人刻畫的時候,主張人的行為根基在於自身利益;社會生物學家認為驅使人類行為的基本動機在於維護自己個人的基因;心理學們家也認為社會關係就是用最少的代價從他人身上取得最大的快樂。問題在於,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推動下,人的許多功能已經商品化,商品化的直接表現就是一切都被量化、被可視化、被效率化,工作和感情都可以用投資回報率來計算。關係的經濟演算法,在人人都更看重自我的個人主義時代里,我們可以預見這樣一個未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成浮在美好生活里的一層淺淺的表面。

這樣的未來離我們並不遠,華盛頓郵報援引的數據顯示,1985 年,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擁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到了 2004 年,這個數字降到了 50%。中國人的離婚率逐年升高,結婚率連年下降。許多年輕人開始討論擺脫原生家庭。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為一段長期關係投入感情,習慣於放棄直面、改善關係的努力,保持著弱連接。戀愛不順利,分,婚姻不幸福,離,朋友不靠譜,刪。他人被當做滿足我慾望和需求的工具(不論這種慾望和需求是不是被冠名性、家產、愛、智慧)、交換利益的商品,一旦「它們」跟我的預期產生偏差,我就會心生不滿,急於跟它保持距離,用別的它來替代,我在期望他人順從我的同時,也在被他人對我期望的回應而綁架,陷入「他人即地獄」的處境。

即便如此,人們並沒有放棄友誼,而是更願意用聚焦自己的方式,等友誼上門。認為需要維持的友誼不是真正的友誼,相信「只要自己足夠強大,周圍的人自然會向你聚攏」。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友誼?

友情不像愛情和親情那樣,被強制承擔婚姻和家庭的責任,但剝掉「性」和「社會義務」,它們的本質都無非是一種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問什麼才是真正的友誼,其實也是在問,人和人應該如何相處才是理想狀態?

馬丁·布伯在《我與你》一書里給出的答案很有意思,他認為應該放下目的和預期,把關係從「我與它」轉變為「我與你」,只有「自我」投入到關係里,把對方從客體的它,變成互為主體的「我與你」,才能跟他人有真正的聯繫。這個「我」和這個「你」,又都不是「我與它」中的那個主體的「我」,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本真的我」、「最高真實的我」。不是為了和對方交朋友、談戀愛、寫問卷調查、回禮、請對方吃飯表達感謝,不用大數據和理論來分析對方,不用社會身份(包括性別和年齡)來限制雙方,我們才能從社會文化給的固定劇本里走出來,以「我」和「你」,而不是以「伴侶/兒子/同事/閨蜜/男性/老年人」這些社會分配的角色來相處。人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我與它」的關係,這種關係無時不在,而「我與你」的關係只在某些瞬間發生,但就是這些瞬間,讓人稱其為人。

社會學家認為發展親密友誼必須的三個要素:接觸、非計劃性的重複接觸,以及讓人卸下防備坦誠交流的機會。似乎十分合理,但在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項調查中,超過六成的人都覺得「青春期的我們向朋友袒露心聲往往能加深友誼,成年後這樣做有時會適得其反」。

我們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許多「真正的友誼」,成年人的困難之處在於,你看到一個人,會評估 ta 的穿衣品味、氣質背景、經濟水平、職業人品,會說那人是給咪蒙寫公眾號的,他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還玩手機。也不會說他是上帝,我也是上帝。成年人之間的交心,常常會演化成「我向你袒露心聲,告訴你我的內心」,對方則通過你的心聲來判斷你,「這個人是個矯情的人、懦弱的人、三觀落後的人、愛講大道理的人、飄在空中的人」,他並不真的想進入你的內心,你和社交網路上頻繁動嘴的 vlog 博主一樣,都是指一個符號化的景觀。

悲觀的是,你沒法單方面地維持和改善友誼。馬克思認為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存在。我們需要通過他人的反饋來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這是我們的文化邏輯。上帝死後,我們再沒有能拿來作為個體生命的價值參照,怎麼活都行,follow your heart,一切全憑自己決斷,於是我們很快就能發現,在每個個體的獨特性都得到肯定後,根本沒有道德的共同根基,你以為自己是誰,敢把道德價值強加在我的頭上?於是,你面對一個朋友,會在各方面考核 ta是不是適合你,你一次次嘗試結交朋友,在試錯中試圖找到那個跟你最志同道合的人,但你總會發現 ta 在某些時刻某些地方跟你希望的不一樣。你「總有一種害怕你朋友跟不上你的腳步或者超過你太遠的複雜又糾結的感覺(比如苦口婆心勸他結婚,但又嫉妒她比你嫁得好)」。

到這裡,我們可以嘗試著總結出友誼究竟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了。首先,我們會滿懷荷爾蒙和社會身份去和他人相處,他人在此時是為了滿足我的某種精神、生理、社會需求存在的。對方也抱著這種觀念。因此,這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社會性關係,要維持友誼,只需互相給對方社會角色的支持就行。其次,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會在某些時刻暫時放下社會賦予我們的身份和評判觀念,沒有鄙視鏈沒有道德審判沒有高低貴賤,這時候我們只需把自己暴露給對方,讓彼此有足夠的機會了解對方就行。

關於如何建立長期友誼

我們總結了 8 個建議(關係的建立和維護都是雙向的,不只是一方需要付出努力)。

1.保持接觸,保持非計劃性的頻繁接觸

不定時地參與到對方的生活,更新彼此的話題。但不要刻意地去做這件事,目的性明顯會讓關係轉入「處理事務、而不是增加情感」對話的狀態。

2.意識到對方作為個人的存在

尊重 ta 的理想、愛好、性取向、信仰、出身,不把自己的信念、大數據、刻板印象強加到對方身上。用外在的信息來分析對方,就是在削弱對方的個體價值。

3.了解對方對「關係」的界限

並不是關係好的上司/同事就不能成為朋友,但要達成界限的共識,如果對方太過自來熟或太過客氣,說出來。猜測並沒有太大幫助。

以及,不強迫對方談論、執行他不願意的事,不試圖侵犯和控制對方。即便是「為對方好」的事,如果對方拒絕,就不該勉強。

4.向對方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

向對方求助(他能做得到的事)。但不把責任推卸給對方,不過多地抱怨和傳遞負面情緒。

5.當對方向你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給對方積極的、正面的反饋。

6.可以不了解對方,但有想要了解的意願,不用惡意、負面的動機揣度對方。

7.不要藉由貶低對方來獲得優越感。

8.不要用恭維和客套來維繫關係。

禮貌不是重點,重點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確實被重視。禮節性的讚美對拉近關係並沒有太大幫助。

一個問題是,在以往,長期的關係都備受推崇,如今人們已經不需要藉助老朋友來相互扶持、同仇敵愾、提高自己,結交一個新朋友的成本也比以往更低,對注重自我的當代人而言,是否還需要那種得付出高成本的長期友誼?

題圖、插圖來自:鄭舒雅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優衣庫春夏新品上市,CMO 談了談「社交電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