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石油猛如火:中國古代戰場上攻城掠地的神器竟然是它!

石油猛如火:中國古代戰場上攻城掠地的神器竟然是它!

看歷史看世界

者按

年前熱映的宮斗劇《延禧攻略》中,嫻妃報復高貴妃的一場戲中,即用了一種叫「金汁」的「秘密武器」,據說是將人之糞便摻入鐵水中,可致傷口潰爛。

在歷史記載中,宋元戰爭中也曾使用到一種叫「金汁炮」的武器,它與傳說中的「回回炮」是同一種武器嗎?此金汁又是不是宮斗劇中出現的「秘密武器」金汁呢……

此文為《看歷史》原創內容,版權歸看歷史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為襄陽之戰立下首功的

武器:「回回炮」

歷史上的宋元戰爭規模空前,其間的襄陽之戰又是整場戰爭的關鍵一役,當年,為元軍攻克襄陽立下首功的神秘武器,是一種利害的武器「回回炮」。後來,在攻克沙洋城時元軍又使用了一種「金汁炮」。由於文獻記載簡略,甚至相互矛盾,直到今天,人們也不知這兩種武器的真實面目,眾說紛紜。

襄陽古城牆

史書記載,「回回炮」是由西域人阿老瓦丁、亦思馬因等人所獻,初次亮相,就是在元軍攻克襄陽的戰鬥中,這種炮「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元史·方技》)據此記載,不少人認為「回回炮」是一種「巨型拋石機」。

拋石機在中國古已有之,並非是什麼神秘的先進武器,巨型拋石機也非罕見,起碼早在唐朝,就已經出現在戰場上。據史載:「時李勣已率兵攻遼東城。高麗聞我有拋車,飛三百斤石於一里之外者,甚懼之。乃於城上積木為戰樓以拒飛石。勣列車發石以擊其城,所遇盡潰。又推撞車撞其樓閣,無不傾倒。(《舊唐書·太宗紀》)

比起「飛三百斤石於一里之外」的唐朝拋車,《元史》所記的「回回炮」了無新意,很難符合它恐怖新式武器的神奇形象。當年的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兩人,不遠千里,到中國來獻寶,結果只不過是拋石機而已,不是會被笑話嗎?

影視作品中軍隊使用拋石機場面

給拋石機加上「巨型」兩個字,只能說這種拋石機功能強大,可以拋出更大的石彈,但關鍵技術方面,說不上有什麼突破性的創新。石彈越大,對敵人的威懾力自然越大。但拋石機不可能無限制地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必然存在技術上的瓶頸,失去它本有的優勢。怎樣將龐大的裝置布置到合適的位置,怎樣準備足夠的巨型石彈,怎樣運輸這些巨型的石彈,怎樣將巨型石彈裝置到機器上去,這些也都是問題。如果這些工作會消耗太多的人力,每一發炮彈都需要許多士兵努力搬運,無疑會降低這種武器的使用效率,這種武器的實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何況,巨型石彈對敵人的威脅,可能並不大於密集發射的較小的石彈。傳說中的「回回炮」必定另有奧妙。

「回回炮」原理圖

《元史·劉整傳》記載,元軍進攻樊城的時候,南宋降元將領劉整曾督戰艦進逼城下,戰船上裝備的正是「回回炮」,劉整「令善水者斷木沉索,督戰艦趨城下,以回回砲擊之,而焚其柵。」由此可見,「回回炮」的射程不遠,裝置也並不龐大,元軍將其置於船上,逼近城牆發射,發射的後果是引起城上起火,焚其寨柵。

金汁」是種什麼汁?

攻克襄陽以後,元軍沿漢江南進,繞過郢州,進攻沙洋,此戰,元軍又使用了一種叫做「金汁炮」的武器。當日傍晚時分,大風乍起,元軍統帥伯顏命「順風掣金汁炮」,金汁炮一發,城中燃起大火,「焚其廬舍,煙焰漲天,城遂破」(《元史·伯顏傳》),由此又可見,所謂「金汁炮」的攻擊後果也是引起大火,與「回回炮」類似。

元軍攻克襄陽、攻克沙洋,時間上相隔不久,是兩場前後相接的攻堅戰,既然「回回炮」在襄陽發揮了關鍵作用,元軍實在沒有理由在接下來的一場戰鬥中,棄用這種有效的武器,而啟用另外一種叫做「金汁炮」的武器,加上「回回炮」和「金汁炮」的攻擊效果相近,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斷,所謂的「金汁炮」,其實就是「回回炮」,也被稱為「襄陽炮」等,名異實同,是同一種武器。

那這兩種炮使用的「金汁」究竟是什麼厲害的武器呢?

國外有文獻曾經記載,蒙古帝國的西征大軍在攻克巴格達城的戰鬥中,曾經就地取材,將一罐罐石油點燃,利用拋石機拋進城裡,作為原始的燒夷彈。這種武器具有極大的震懾力,巴格達城因此被攻克。這種作戰方式,與元軍在襄陽、沙洋兩城的戰鬥情景十分相似,兩相對照,神秘的「回回炮」終於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它不是別的,就是「以裝滿石油的陶罐為炮彈的拋石機」。阿老瓦丁等人獻「回回炮」,並非對發射裝置做出了什麼重要的革新,只不過是換了一種炮彈而已。這種炮彈,除非當年身在西域的回回人,否則還真是沒辦法得到——因為只有在西域,才有取之不盡又極易獲得的石油。

是石油呀

「回回炮」的炮彈里裝的的確就是「石油」。關於石油,同時代的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里也有記載。馬可·波羅在從義大利前往中國的途中,經過一個叫大亞美尼亞的地方,他記載了這樣一樁怪事:其與谷兒只人接境之處,有一泉,噴油甚多,同時竟可盛滿百船。然其油不可食,只供燃燒,並為駱駝塗身診治癬疥之用。人自極遠之地來此以取此油,蓋其地全境附近之地僅燃此油也。(馮承均譯《馬可·波羅行紀》)

駝隊

這就是石油,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對「回回炮「的貢獻,就是帶著他們的駝隊,為當時的元朝中國進口了石油,正如馬可·波羅寫到的那樣「人自極遠之地來此以取此油」。這種油自然噴出,無須鑽探開採,成本很低,幾乎相當於白給。他們將石油運到中國,輸送到戰爭的前線,從元世祖忽必烈那裡得到的利潤,想必十分豐厚。

據秋製作炮彈的過程非常保密。工匠們將石油裝進陶罐,用皮革封好口子、紮緊,陶罐外面再綁上一團浸滿油的麻團,一顆「回回炮」的炮彈就做好了。炮彈運到前線,只需在發射之前,由士兵將綁在外面的麻團點燃,炮彈拋出去,觸地碎裂,石油四濺,引發熊熊大火,成百上千顆這樣的炮彈一時齊發,對方的陣地霎時變成一片火海,在那個年代,這就是一種駭人聽聞的神秘武器,足以摧毀守城士兵的戰鬥意志。

從「金汁炮」這三個字也可以看出,這種炮與某種液體有關,由於當時人們對石油缺乏了解,甚至還可能由於軍方的有意誤導,人們以訛傳訛,才出現了「金汁炮」這個莫名其妙的名字。隨著戰爭的結束,以及東西方陸上交通的再度中斷,向中國進口石油的商業活動宣告結束,「回回炮」、「 金汁炮」的真相,也就漸漸淹沒在塵封的歷史之中,不為後人所知了。

宋朝「猛火油櫃」:戰場上攻城掠地的無敵神器

(「猛火油櫃」里裝的就是石油)

其實,將石油用于軍事,在中國又是一件古已有之的事情。早在南北朝時代的北周,就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見於史籍:玉門縣「石脂水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極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盝取用,塗鴟夷酒囊及膏車。周武帝宣政中,突厥圍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賴以獲濟。」(《元和郡縣誌》轉引自《王曾瑜說遼宋夏金》)

到了五代兩宋時期,石油被稱為「猛火油」,更頻繁用于軍事目的,歷史學家王曾瑜對此問題有專門的研究,收集史料甚詳:

五代時,《吳越備史》卷二記載:「火油得之海南大食國,以鐵筒發之,水沃,其焰彌盛。」

後梁貞明三年(917),南方的吳國曾向契丹人「獻猛火油」,稱「攻城,以此油然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資治通鑒》卷二六九)

後周顯德五年,占城國王「貢猛火油八十四瓶」,「猛火油以灑物,得水則出火。」(《新五代史》卷七十四)

北宋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二《守城》記載當時有熟銅製造的「猛火油櫃」,是個四腳方櫃,可以注油三宋斤,上設唧筒,用火藥發火,噴出烈焰,「中人皆糜爛」。

《武經總要》

可見早在隋唐以前到兩宋時期,石油用于軍事目的,已有不少探索嘗試,並記錄於史料之中,不足為奇。

當然,北宋時期對石油最有名的記載,非沈括《夢溪筆談》莫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

《夢溪筆談》

石油是大自然的產物,早就被人們加以利用,或用於燃料,或用於膏車,或用於塗酒囊,或用於治療人畜皮膚病,沈括則以其燃燒後的煙燼來制墨,首創了「延川石液」的品牌。在成為工業的血液之前,石油的用途,除了用于軍事,大概也就是這些了。

沈括用石油研製的墨,他取名為「延川石液」。

但中國石油產量少,沈括記載「土人以雉尾挹之」,即用野雞的羽毛一點一點蘸取,再盛於陶罐中,《元和郡縣誌》的記載是「人以草盝取用」,則是用草一點一點地收集,點滴積累,得來非易。

兩相對照,馬可·波羅筆下的石油,卻是「噴油甚多,同時竟可盛滿百船」,產量很高,無須人們辛苦收集,源源而得,取之不盡,正是中亞產油區的真實寫照。在元朝的前期,中國與中亞地區交通較為便利,有阿老瓦丁、亦思馬因等人將石油販往中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回回炮』是以石油為炮彈的拋石機」,至此為止,這個結論當然還只是一個推測,恐怕難於在史料中找到直接的證據,但八九不離十,只要將「回回炮」與「猛火油」「石油」聯繫起來考慮,恐怕離真相也就不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啤酒地理:這些泛起的泡沫裝著青春、鄉愁和最真實的自己
你為何一夜白了頭?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