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天文學家如何確定太陽的結構和組成?

天文學家如何確定太陽的結構和組成?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它不斷給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量來源。雖然太陽遠在1.5億公里之外,我們沒有直接探測過太陽,但通過一系列方法,天文學家能夠知道太陽的溫度和元素組成。

在太陽的最中心,溫度超過1500萬攝氏度。而在太陽的外邊緣——日冕,那裡的溫度也能超過100萬度。由於這種極端溫度,我們很難直接對太陽進行探測。但經過多年的間接的觀測,人們對於太陽的一些特徵已經有所了解。


太陽的結構

太陽可以簡單地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太陽的實際結構,而第二部分則與太陽的大氣層有關。這些都有助於我們了解太陽的一些情況,包括它的大小、組成和壽命。


核心

在自身巨大重力的擠壓下,太陽核心具有極端的密度、溫度和壓力。太陽核心的密度可達162克/立方厘米,溫度超過1500萬度,壓力超過3000億個地球大氣壓。在這種極端環境中,氫原子核能夠互相碰撞發生核聚變形成氦原子核,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是太陽的能量之源。另據估計,太陽核心約為太陽半徑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太陽半徑約70萬公里)。


輻射層

這部分區域約佔太陽半徑的45%,核心區域產生的伽馬光子會在這裡會被原子核不斷吸收和再發射,光子被四處反彈,無法直接向太陽表面傳播。由於這種隨機遊走的現象,太陽內部的光子需要上萬年甚至十幾萬年的時間才能傳播到表面,儘管這點路程最初用光速只需3秒就能走完。


對流層

這是太陽物理結構的最外層,大約佔太陽半徑的30%。在對流層中,巨大的熱氣柱上升到太陽的表面,就像沸騰的水上升到熱鍋的表面一樣。


光球層

這是我們通過肉眼能夠看到的太陽區域,它從太陽的表面一直向外延伸400公里。可見光在這一層能夠自由傳播,它們的離去將會帶走太陽的能量,從而照亮地球。

色球層

這一層位於太陽表面上方400公里至2100公里,其溫度要比下方的光球層高了幾千度,頂端的溫度可達2萬度。在日全食期間,明亮的光球層被遮住,色球層的彩色閃光就能顯示出來。


日冕

這一層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但這裡的溫度極高,可以超過100萬度。雖然這裡的溫度極高,但由於密度非常低,熱量有限,所以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可以飛到裡面進行探測。

那麼,天文學家如何知道太陽各層結構和組成的呢?

答案在於光譜分析。在上個世紀初,天文學家還沒有辦法來確定太陽究竟是由什麼構成,太陽的能量來源是怎樣的。隨著物理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到任何的原子都會有特殊的吸收和發射光譜,通過光譜分析,可以確定元素的組成。

在愛因斯坦提出質能方程之後,人們認識到了物質所蘊含的巨大能量。愛丁頓最早提出,太陽的能量來源是氫核聚變。按照目前的估計,已經「燃燒」了46億年的太陽還能再繼續發生氫核聚變長達50億年。此後,太陽會演變成紅巨星,最後核心坍縮成白矮星。如果地球能在太陽的最後階段倖存下來,地球再也不會是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一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瑞士全國禁止裝空調,熱死人也不許裝?說出來你或許不信
如果亞光速飛船碰到一粒沙子會報廢嗎?

TAG:火星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