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江獨釣圖》放大15倍後,發現一個秘密,原來古人那麼先進

《寒江獨釣圖》放大15倍後,發現一個秘密,原來古人那麼先進

在我國的幾千年的發展史上,積累了很多價值連城的歷史文物,如今出土的大多數都已經被陳列在了的大博物館的展示櫃中,但還有很多很多的文物流落到了外國,還有一些甚至早已經不知去向。這些文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見證者和傳承者,我們想要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文化,也只能跑到國外的博物館中去一探究竟,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幅畫,現在就被收藏在日本,《寒江獨釣圖》放大15倍後,發現一個秘密,原來古人那麼先進。

《寒江獨釣圖》的作者是宋代的一位畫家馬遠,馬遠的祖輩也是畫家,他家可以說是書香門第。他也是在這種創作藝術的熏陶下成長的,因此他對畫畫也十分的感興趣。他不管是畫人物、畫花鳥魚蟲、還是畫名山名水,都非常的擅長。他在創作的時候,喜歡在畫紙上留一些空白的地方,專業術語稱為「留余」,也因為這個習慣,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馬一角」。他的很多畫作,都是非常簡潔大方,線條內容都非常簡單,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中看出他嫻熟的畫技和深厚的功底。

這副畫是一幅山水畫,畫中一葉扁舟之上,老翁獨坐,徑自垂釣,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了波光粼粼的江水,而且,作者十分擅長留白,整幅畫中,只有一人一舟一桿,幾條波紋,餘下大片大片的空白。卻能令蕭瑟孤涼之感躍然紙上,讓人不知不覺迷失在此畫中,虛虛實實,著實令人難以分辨。彷彿真的看到了一位精瘦的老者,孤坐於扁舟之上,於江中獨自垂釣,又彷彿,自己就是那位老者,一人撐一葉扁舟,於江中垂釣,存在於山水之間,卻彷彿已超脫這塵世。

如果把這幅畫擴大,會發現許多奇妙的地方,就像放大了30倍的達芬奇畫作也會發現許多不一樣的細節。這幅畫放大了15倍後,大有玄機,讓人們驚嘆裡面的細節和感嘆古人的智慧。裡面老翁的魚竿看似十分普通,但是仔細看會發現它很像現代的線輪式魚竿。也就是說,魚竿是軸輪,可以很輕鬆的釣魚。沒想到古代人們能做出這麼先進的器具,令人驚嘆,在我們看來他們可能使用的就僅僅是一根木杆。

在今天,西方的科技遠遠領先於我們,但在古代中國時期,我們可是擁有著「四大發明」的國家啊,古人真的很先進啊。有大量出色的科技發明都在宋朝出現,四大發明也是出現在宋朝。宋朝重文輕武,在軍事和國家完整上遇到挫折,文人士大夫和市民們將重心放在了文化和科技上,因此宋朝在藝術、農業、土木、海航、冶金等等方廟都有了新的突破,秦九韶《數書九章》、沈括的《夢溪筆談》至今依舊有深遠的影響,這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因禍得福吧。日本收藏我國的名畫《寒江獨釣圖》,放大15倍後,竟有意外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帶著夢想去旅行哇 的精彩文章:

史上畫龍第一人,一條龍價值6000萬,乾隆:已達登峰造極之境
曾國藩識人術,真正有出息的人,都不會吝嗇這3樣東西

TAG:帶著夢想去旅行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