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春秋戰國奇女子:喜結秦晉之好的文贏

春秋戰國奇女子:喜結秦晉之好的文贏

春秋戰國奇女子:喜結秦晉之好的文贏

文:枯木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燦爛的時期。在500餘年間,諸子齊放,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燦若星河;戰爭此起彼伏,局勢跌宕變幻,波譎雲詭;風雲人物層出不窮,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外交謀略的運籌帷幄,針鋒相對的口舌爭辯,戰場上的兵戎相見,朝野之間的詭計上演,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春秋戰國,周室衰微,諸侯爭霸,輪番上演。在史學大家左丘明、司馬遷等嚴謹而忠於史實的記述下,《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春秋》等史書流傳後世,給人們記錄下一幕幕精彩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文字生動,筆力洗鍊,妙筆生花,精彩紛呈,後人讀史,猶如看戲,幻若其中,難以自拔。

在那個時代,禮崩樂壞,倫理失常。父子兄弟、叔侄翁婿之間手足相殘、相互殘殺的悲劇時時上演,而作為女子,更是成為附屬品和戰利品,身不由己,絲毫沒有一點自由可言,隨時可能被當做政治犧牲品奉送,就連史書都很少記錄他們的名字。

然而,在這些史書當中,還是有一些女子留下了點點痕迹,雖然筆觸很少,可是也不乏精彩之筆,可以略虧春秋戰國時期女子的風采。本文所介紹的文贏就是其中之一。

文贏,則是秦穆公的女兒,嬴姓。古代女子沒有名字,以姓為氏,用來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用來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因此文贏最初叫贏氏,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春秋戰國眾多諸侯國裡面,要說國強民富,當屬晉國第一,前期的春秋五霸,齊國地處東海,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之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第一霸主,可惜齊桓公晚年昏庸,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齊國在後來只是外強中乾;秦國屬於後起之秀,周平王東遷才得以分封諸侯,後來秦穆公勵精圖治,重用商鞅,依賴崤山之固,關中富庶,民富國強,為後來秦始皇一統江山打下堅實基礎;楚國地處南疆,素來不被中原看重,稱為蠻夷之人,化外之地,很難得到中原諸侯支持,楚莊王問鼎中原,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宋國爵位最高,主要是因為周武王滅商朝時,微子啟「抱器歸」,功勞重大,因此封為公爵。然而宋國國小勢弱,只能搖旗吶喊,並無真正稱霸實力,宋襄公為人仗義,糾合小國,企圖接過齊桓公霸業,與楚爭霸,一度竟為楚國所拘,最後病死。

而晉國疆域廣闊,人口稠密,國盛民強,歷來是諸侯爭相結交的大國。晉文公文治武功,謙遜好學,聲名遠播,因國內紛爭,被迫流亡十十九年,繼位後勵精圖治,中庸賢能,稱霸中原,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直到三國分晉,拉開戰國序幕,使得原先實力最強大的晉國一分為三,韓、魏、趙皆成為戰國七雄之一,不能不說原先晉國的實力有多麼強盛。可惜三國各自為政,相互攻訐,最後秦國各個擊破,一統江山,從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回顧春秋戰國諸雄,是為了說明,當時晉國為第一大國,因此諸侯國爭相結交,紛紛拉攏,和晉國攀親結緣,締結政治婚姻,或嫁女或娶女,盤根錯節,拉近關係。比如秦穆公夫人穆姬,就是晉獻公長女,弟弟有同父異母的太子申生、重耳、夷吾、奚齊、卓子等,秦穆公為了圖謀霸業,親自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就把穆姬嫁給了秦穆公。

晉國因為多年的繼位之爭,亂象迭生,申生自殺,奚齊、卓子被刺,重耳流亡,夷吾即位,是為晉惠公。晉惠公在當初流亡梁國((今陝西省韓城市附近))的時候,「梁伯以其女妻之,生一男一女。梁伯卜之,男為人臣,女為人妾,故名男為圉,女為妾。」(《史記·晉世家》)。卓子被刺後,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晉惠公歸國即位,為了取得強援,便把太子姬圉作為質子質秦。而在當時,秦穆公非常看好圉的未來,因此,就把自己女兒贏氏嫁給了姬圉。

贏氏嫁給了姬圉,後來姬圉做了國君,即晉懷公,因此贏氏被稱作懷嬴。後來晉惠公生病,然而晉國國內還有幾個兒子,使得姬圉非常著急,《史記》記載,姬圉和妻子贏氏商量,他認為自己母親家是梁國,而梁國已經被秦國滅了,受到秦國輕視,在晉國國內也沒有勢力支持(「我外輕於秦而內無援於國」),恐怕晉國要另立其他公子,他希望妻子和自己可以偷偷逃回晉國。平心而論,自己母親氏族被滅,他自然感到被秦國輕視,其實在當時,諸侯國之間大多並未因為血緣關係而保留情面,其實還是為了擴充實力而已。

然而贏氏卻相當聰慧。她分析道,「子一國太子,辱在此。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子亡矣,我不從子,亦不敢言。」(《史記》),意思是您作為一國太子,質在秦國,秦穆公就怕公子愁悶擔憂,因而才把自己嫁給姬圉,是為了使得姬圉安心,將來一定會幫助公子的。沒想到你現在也不和秦穆公稟報協商,卻想偷偷逃回國內,既然如此,作為您的妻子,也不能勸說您,但是,我肯定不會和您一起逃回晉國的。可以說,贏氏分析的比較到位,在當時,如果沒有外援和內部實力的支持,國君很容易被殺或者被廢,因此就和姬圉分道揚鑣。姬圉回國後,晉惠公病死,繼位為晉懷公。

晉懷公姬圉偷逃回國,自然引起秦穆公大為不滿,本來以為可以憑藉送姬圉歸國,作為和晉國討價還價之事,就像當初晉惠公一樣,取得實際利益,沒想到姬圉跑了,自然心有不甘,於是便重新聯繫重耳。

這裡簡單說明一下,重耳的母親和晉惠公夷吾的母親是親姊妹,都是狐突的女兒,都嫁給了晉獻公,因此,重耳和夷吾是同父異母兄弟,重耳是姬圉的伯伯,狐突是重耳和夷吾的外公,姬圉是夷吾的兒子,狐偃和狐毛是重耳和夷吾的舅舅。

晉懷公姬圉母親氏族被滅,國內又得不到眾大臣支持,而逃亡在外的伯伯重耳名顯天下,聲名遠播,國內民心希望重耳回歸。再加上晉懷公因為狐偃和狐毛輔佐重耳,流亡在外,便讓曾外公狐突勸說二子回晉,然而狐突並沒有照辦,就把曾外公給殺了,引起朝野反對。

秦穆公為了拉攏重耳,便把自己宗族的五個女子送給重耳為妻妾,其中更是把自己的親生女兒贏氏作為重點送給重耳。當時重耳已經有了幾位妻妾,再加上贏氏是自己名義上的侄兒妻子,於禮不當,便不願接受。當時重耳的老師司空胥臣(字季子)勸說道:「其國且伐,況其故妻乎!且受以結秦親而求入,子乃拘小禮,忘大丑乎!」,在為了結交秦國強援的前提下,重耳勉強接受,於是「穆公大歡,與重耳飲。」。

龍紋匜

然而新婚之夜,重耳還是頗有點看不起贏氏。《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奉匜沃盥,既而揮之。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而囚。」。意思是贏氏非常賢惠,捧著盛水的匜倒水給重耳洗手,卻不料重耳洗完後濕手亂揮,把贏氏看成僕人,於是贏氏非常氣憤,說秦國和晉國相互匹敵,實力均當,你為何如此看不起我?一下子把重耳嚇壞了,趕緊除掉外面服飾把自己綁起來祈求贏氏原諒。這短短几十個字,非常精彩生動。一是表明贏氏賢惠淑德,另一個也說明贏氏頗有風骨,並不懼怕晉文公重耳,再就是晉文公非常聰明,能夠知錯就改。其實,背後還是勢力說了算,如此一來,秦穆公和晉文公翁婿皆歡,晉文公和贏氏也夫妻感情和睦。

贏氏嫁給重耳後,原本重耳的妻子是齊國宗室的女兒,主要是重耳依靠齊國,現在全仗著秦國兵力,才能得以歸國就位。於是,在重耳即位後,便把贏氏立為妻子,位居第一,太子晉襄公姬歡的母親逼姞位居第二位,齊姬則居第三位,這是後話。

重耳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晉文公,贏氏因為嫁給晉文公,因此人們又叫她文贏,後來生下一子,名叫姬樂。因為秦國和晉國之間相互結親,兩家和平共處了很長時間,雖然是政治上的聯姻,然而晉文公和文贏相處也非常美滿,因此後來人們便把婚姻稱為「秦晉之好」

參考資料:《左傳》、《史記》等

2019/3/15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紅牛盆景的鑒賞與栽培養護
女人花,哪種才最能代表她?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