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抗菌肽Cathelicidin可以防治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

抗菌肽Cathelicidin可以防治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

急性心肌梗死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隨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等再灌注治療的應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死亡率顯著降低。但是,再灌注治療也會導致再灌注損傷,最終引起嚴重的心室重構不良以及心力衰竭,目前尚缺乏干預的方法。

抗菌肽Cathelicidin是一類宿主防禦肽,參與調控免疫炎症反應。抗菌肽Cathelicidin的非抗菌活性正日益受到重視,包括對於心血管疾病炎症和微血管的功能調控作用。但是,抗菌肽Cathelicidin在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所致心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期,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心血管研究所肖俊傑教授團隊江南大學孫嘉教授團隊合作發現抗菌肽可以保護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並明確其起效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BMC Medicine上。

同濟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也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大項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政府間國際合作項目等項目的資助。

此次研究發現,抗菌肽Cathelicidin在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小鼠的心臟和血清中的表達均顯著降低。相較心臟成纖維細胞,抗菌肽Cathelicidin高表達於心肌細胞,且在氧葡萄糖剝奪恢復(OGDR)誘導心肌細胞凋亡的模型中顯著降低。增加抗菌肽Cathelicidin可以減輕氧葡萄糖剝奪恢復(OGDR)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也可以減輕小鼠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

相關的機制研究發現,抗菌肽Cathelicidin可以磷酸化AKT和ERK1/2,促進FoxO3a磷酸化及出核,抑制AKT和ERK1/2信號通路可以減輕抗菌肽Cathelicidin對於心肌細胞凋亡的保護效應,說明抗菌肽Cathelicidin是通過激活AKT、ERK1/2信號通路、促進FoxO3a磷酸化及出核,發揮抵抗心肌細胞凋亡的效應。

此外,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在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抗菌肽Cathelicidin含量顯著降低,且血清抗菌肽Cathelicidin/中性粒細胞比值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年內再入院或者死亡成負相關。

總的來說,這項合作研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防治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方法:外源性增加抗菌肽Cathelicidin,並揭示了一個新的可以用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後評估的生物標誌物,具有潛在的未來臨床轉化的價值。

BMC Medicine

BMC Medicine

掃描二維碼

訪問期刊主頁

BMC Medicinepublishes outstanding and influential research in all areas of clinical practi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medical and health advances, public health, global health, policy, and general topics of interest to the biomedical and sociomedical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We also publish stimulating debates and reviews as well as unique forum articles and concise tutorials.

Citation Impact

9.088 - 2-year Impact Factor

9.41 - 5-year Impact Factor

2.622 - 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 (SNIP)

4.219 - SCImago Journal Rank (SJR)

BMC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機構。作為開放獲取出版先鋒,BMC不斷推出一系列高質量的同行評議期刊,包括BMC Biology 、BMC Medicine等涵蓋範圍較廣的期刊,以及Malaria Journal、MicrobiomeBMC系列期刊等專門刊物。BMC以「科研永不止步」為信條,致力於不斷創新,以更好地滿足作者群體的需要,確保所發表論文的完整性,並積極推廣開放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給蚊子灌下了減肥藥之後……
科學家給章魚餵了搖頭丸之後……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