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肌肉「記憶」告訴你,高效增肌就得這麼練!

肌肉「記憶」告訴你,高效增肌就得這麼練!

都知道,我們的肌肉

是在神經支配下收縮伸張的

失去神經的肌肉

別說什麼憑記憶運動了

根本是高度癱瘓,生活都不能自理

但是,為什麼總有人覺得

肌肉有記憶呢?

其實這也不過是某些運動現象

給我們一種

肌肉似乎看起來有記憶的錯覺罷了

那所謂的錯覺到底是什麼呢?

別急

且聽Mya慢慢道來

比如

記住了某個時間某個事件發生的

時間地點和人物經歷過程

再比如

記下了某首歌背下了某段詞等

都屬於可描述性記憶

比如

運動時不論是騎車還是硬拉

騎著騎著就會了

拉著拉著就越來越順了

似乎並沒有

很明確的記住是哪些肌肉

應該怎麼動作怎麼發力

那些說得出來的所謂動作要領

屬於可描述的記憶

後者這種關於運動

只可執行無法描述的記憶

在各大競技運動中

體現得尤為明顯

常常某個動作需要經過無數次

反反覆復的訓練

才能「不走樣」地熟練掌握

實際上

這就是需要經過反覆訓練來強化

的不可描述性記憶

俗話說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講的就是這個理

通常,在我們看來

這種不可描述性的記憶

並沒有自己形成

或是幫我們記住了什麼東西

然後我們就產生了一種

「動作成了肌肉本能」

和「肌肉本身記憶」的錯覺

從而讓人以為肌肉也是有記憶的

但實際上這些記憶在腦

並不在肌肉

但凡運動

我們都知道

一場運動或者某個動作

往往涉及到很多

甚至全身肌群的控制運作

每個動作

都有無數的系列性收縮舒張

支配這些動作的

不可描述,只可執行的

記憶本身

並不是記住某塊肌肉如何收縮

或舒張以及

收縮舒張時需要使用多大的力量

實際上這些動作

都是建立在身體基本反射的

基礎上完成的

就軀體動作來說

控制中樞神經的是脊髓

即所謂的脊髓反射

脊髓反射

指的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

作為運動中樞

感覺信號不上傳達大腦,也不需要

大腦下達指令

(也當然就不涉及具體的記憶)

就直接或間接通過

脊髓中間神經元發出信號

作用於運動神經元

實現運動控制的神經反射行為

脊髓反射完成的

大部分都是多種類型的基本運動

比如

有一個反射叫牽張反射

某服務員正托著一個空托盤前行

在未告知他的情形下

你從背後向托盤上放上一個水壺

重力作用下托盤會下沉

從而拉動服務員肱二頭肌伸展

肌梭感受器感覺到肌肉

承受的牽張力

將此信號傳入脊髓

指令運動神經元會支配同名肌肉

迅速舒展並收縮

從而保持托盤穩定

這個過程就是牽張反射

如果放上去的不是一個水壺

而是一個美女

僅靠肱二頭肌的收縮舒張

不足以支撐和保持身姿

身體也會發生傾斜

這時候很多肌肉本體感受器受刺激

會發生更複雜的反射性運動

不管怎樣

由於系列過程都是自發完成的

看上去

像肌肉有記憶似的

實際上

動作的完成是由

感覺信號和運動信號

不斷反饋完成的

如果以上牽張反射說得太過簡單

不妨再給大家介紹一下

更複雜的

屈肌反射和觸發性的連鎖反射

一個人正常行走

一隻腳突然踩上釘子被刺傷

他會立刻條件反射

縮回這隻腳

將身體重心向對側下肢偏移

一方面

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另一方面

還保持了身體的平衡

避免了因跌倒引起的

繼發性傷害

這個涉及身體兩側

多個肌肉群的系列動作

反射的感受器

是受傷部位皮膚傷害性感受器信號

沿著傳入神經到達脊髓后角

達腰3平面

通過中間神經元發送信號

支配大腿肌肉屈曲

抬起小腿

信號繼續傳至腰2平面

支配腰部肌肉收縮

使得大腿屈曲

信號又同時通過中間神經元

傳遞到對側

支配伸肌的運動神經元

以達到保持身體姿勢和平衡的目的

(交叉性伸展反射)

觸發這一系列動作的

只不過是一隻腳被刺了一下

雖然整個過程中

涉及很多感覺和運動信號

的反饋性調節

才得以完成

但我們對這些

都完全沒有感覺

反而產生

「這些動作能這麼完美的自動執行

看上去肌肉像是有記憶似的」

的錯覺

就是說

人類的運動控制有兩個層次

一個是依賴於高級中樞的運動控制

會涉及意識(故意運動)

記憶(不可描述、只能執行的程序性記憶)

甚至情緒情感等

和基於下位運動中樞(脊髓和延髓)

的運動反射

兩者天衣無縫地協作

導致運動是如此

精準、完美的自動化執行

我們卻絲毫意識不到

它們是怎麼發生的

因此往往誤認為

是肌肉本身有記憶的功勞

在這裡

非常值得一說的是

運動中樞的條件反射運動

雖然對經常運動鍛煉的我們來說

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長期不變的運動計劃和強度

很快身體便會適應

訓練效果也會因此日漸變弱

你會發現時間一長

你身體的運動表現似乎好了

換個角度

其實也可以說

只是這個動作和強度

對運動中樞的刺激變小了而已

所以Mya建議

不管是減脂還是增肌的小夥伴

訓練過程中一定要

不定期變換

自己的訓練方案和目標

不然

很容易原地踏步哦

你可能沒注意

每次你學習新動作或

變換訓練計劃時

都會感覺身體的消耗較之以往

明顯要高很多

這是因為身體在接觸

新的刺激時

在失去慣性反射的條件下

需要更集中精力完成相應的動作

自然消耗就大了唄

你是不是常常感覺力不從心

肌肉增長慢?

減脂效率低?

練了好久

都沒什麼起色和效果

適當的調整下你的訓練計劃吧

健身就是一件你擁有的

越多

進步就越難的事

據說

今天是白色情人節

你有沒有可回禮的女孩紙呢

說出來

讓大家開心一下

我是Mya麥芽

明天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健身指南 的精彩文章:

97年小彭于晏親自示範「虎頭肩打造法」!
練肩VS不練肩,穿衣效果竟差這麼多?!| 麥咖秀

TAG:全球健身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