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都挺好》:不美好的家庭教育,是世上最蝕骨的「毒藥」

《都挺好》:不美好的家庭教育,是世上最蝕骨的「毒藥」

最近有一部劇彷彿開了掛,沒有爛俗的故事,演員演技在線,才開播一周,豆瓣評分已經高達8.5,強勢登頂電視劇圈榜單,每天花式上熱搜。

這就是最近大熱的國產劇《都挺好》。

雖然劇名叫「都挺好」,但是不少觀眾表示,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究竟是個什麼劇呢?

先來看看幾個主要角色:

大哥蘇明哲,儒雅斯文,本科清華,斯坦福碩士。畢業後留美生活發展,和妻子在那邊剛買了一棟小別墅,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典型的人生贏家優秀模板,父母心裡最能信賴的老大,親戚鄰居眼中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老二蘇明成,雖然學歷不咋地,但在家裡人幫助下找到了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娶了個家裡條件不錯的老婆,夫妻倆收入水平中上,有房有車。

老三蘇明玉,獨立女性,是一家銷售公司的總經理,有魄力有能力,有自己的別墅和豪車,還有一個會做菜又內心溫暖的男朋友。

蘇父蘇母一個是圖書館職工,一個是護士長,看著也是不愁吃穿用度的老人。

看起來確實都挺好的,但恰恰跟劇名相反,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中一地雞毛的各種情節在裡面輪番上演。

先來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蘇明哲。

家裡人賣了房子也要送出國讀書的老大蘇明哲,由於距離的原因,無法照顧到自己的父親,總是習慣在電話里批評老二。可是他自己卻沒有意識到,其實他也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強大——他照顧不到大洋彼岸的父親,甚至連自己的工作也保不住。

再看看家裡的媽寶老二蘇明成。蘇母甘願被啃老,他也知道母親最疼自己,而且母親才是家裡的話事人,於是他從小到大隻要靠著張嘴向母親要,就沒什麼要不到。

母親去世後,為了母親葬禮跑上跑下、給錢買墓地的是老三,一分錢沒出還靠母親接濟多年的老二,卻一次又一次地說老三是白眼狼,罵她有點臭錢就瞎嘚瑟。

由於不善於處理父親與媳婦之間的矛盾,蘇明成與明事理的老婆也是紛爭不斷。

最後來說說女兒蘇明玉。

在事業上小有成就的蘇明玉,做高管,開豪車,卻沒有一個溫暖的家。母親從小就對她極其刻薄,為了大兒子出國、二兒子結婚可以變賣房產傾力支持,而三女兒蘇明玉想買個學習資料都不肯出錢,還把女兒趕出家門。

「重男輕女」、「啃老族」、「原生家庭」、「妻管嚴」等一系列無比現實的情節,不少網友感嘆彷彿看到了自己。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兒時受到的傷害可能會伴隨一生。

//姜文也曾經受過家庭無意傷害//

姜文上許知遠的《十三邀》,說出了藏在他心裡多年的一個秘密:處不好與母親的關係,是他人生最大的失敗。

一個屏幕上霸氣十足的硬漢吐露出這句話時的無奈讓人覺得很辛酸。姜文出身在一個幹部家庭,母親是小學音樂老師,父親是抗美援朝的軍人,姜文從小就淘氣,都說淘孩子都聰明,這話一點都不假,姜文一次就考上中戲了。

他拿來通知書給媽媽看,覺得媽媽一定會為自己高興。結果媽媽接過通知書看了一眼啪地扔在了一邊,「你那一盆衣服沒洗呢,你別跟我聊這個」,姜文只好去洗衣服。

出演《紅高粱》之後,姜文紅遍全國,如果換成是一般人的父母,肯定是驕傲得不得了,媽媽卻很淡然,一點都沒覺得有什麼,只叨咕窩在缸里多難受。為了討媽媽的歡心,他在出名後曾經給媽媽買了一所房子,但媽媽不喜歡那房子,根本不去住,依然住在內務部街的老房子里,直到姜文四十多歲後才離開。

他所有的努力和所有的高興在媽媽面前,都瞬間沒了顏色。姜文說自己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為自己做的事高興,「她老有一種不高興的樣子。」

一個總是不高興的母親給他心靈造成了一種強大的壓迫,造成了他缺乏自信的一面。看起來霸氣的姜文承認自己是不自信的,不知道如何融入人群中。

//家庭教育,父母都不能缺席//

網上有一個名詞,「喪偶式育兒」。心理上的傷害遠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嚴重。

在劇中,高中和大學時代的明玉在和母親爭吵的時候,曾經多次向站在邊上的父親求助,「爸!您說句話呀!」可是父親卻一言不發,借口離開母女倆的「戰場」。

蘇母自作主張讓掐滅女兒的「清華夢」,賣掉女兒也有所有權的房子,喊出讓女兒離開那個家的聲音。而父親的旁觀和離開,既意味著家庭教育中父親這一方的缺失,也代表著女兒最後的希望的消散。

在現實生活中,像蘇父這樣站在身旁都充耳不聞的,肯定很少有。但是,因為工作忙、沒時間而缺席的父母卻很多。

如果有時間,請一定要和孩子溝通,直面孩子心中的問題。別等到孩子長大了,才像劇中的父親一樣說「我知道這個家庭虧欠了你,可我也沒有辦法」。

//讓每一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由於母親的「重男輕女」,不被「寵愛」的幺女蘇明玉早早離開了家,獨自打拚。

雖然蘇明玉努力成長為了一個獨立、強大的女人,但她也會感到孤獨與迷茫。

蘇明玉和家人關係很差,對親情很淡漠。母親去世後,大哥二哥都在安慰父親,她坐得離他們很遠,只是兀自玩手機。面對二嫂示好只淡淡地說「這咖啡不錯」,稱呼二哥為「那個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蘇明玉對家人的疏離。

但是,最「恨」母親的明玉卻會一個人捧著鮮花來到母親的墓碑前。她也會渴求親情,可在最需要父母愛和理解的年紀,她曾經盡全身力氣去爭取,最後卻一無所獲。年少時錯過了,就再也無法挽回。

家裡正因為養老的事鬧得雞飛狗跳,蘇父在和原單位的領導講電話時,還樂呵呵地說「都挺好」。

在這個「二孩時代」,《都挺好》或許也給了大家一些啟示。

哪個父母不想孩子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一生,可有時候恰恰是最愛你的人傷你最深。

蒙台梭利博士曾經這麼說過,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春風化雨般的教育往往比棍棒教育更有效。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冷風,行人因為害怕寒冷,所以裹緊了大衣;而南風吹出了柔和的微風,行人覺得很溫暖,便解開了大衣。

不美好的原生家庭教育,是世上最蝕骨的「毒藥」,請讓您的家庭教育如沐春風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春節請不要問孩子這10個問題,可能會影響學習狀態!
9部勵志電影,非常適合學生看,寒假戒除手機的好辦法!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