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茶葉與絲綢的發祥地,究竟屬於江蘇還是浙江?

文史宴:茶葉與絲綢的發祥地,究竟屬於江蘇還是浙江?

文/秋江月

湖州地處蘇南浙北的繁華之地,在太湖周邊的城市中,具有多山的特點。這讓湖州既有沃衍平原的富庶,又不乏名山大川的奇景。六朝時江南普遍文質化,唯有湖州戰鬥力始終強悍,唐宋時代則也成為文華燦爛之地,明清時則是工商重鎮。而湖州與江蘇、浙江的糾葛則是歷史地理上的重要話題。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她懷抱天目山,斜枕苕溪,靜望煙波浩渺的太湖,溫婉綽約;她起源於上古,活躍到近代,演繹著滄海桑田的故事,優雅深情,她就是享有「太湖明珠」之譽的千年古城湖州。

防風古國,春申建城

1

湖州「居吳之陽,負越之陰」,因臨太湖而得名湖州,其地理位置正是三吳之核。境內重岡復嶺,山澤逶迤,水路縱橫,西依勢若奔馬的天目山,東引姑蘇,南接餘杭,北瀕太湖,與無錫隔湖而望,一衣帶水。

湖州歷史悠久,地處良渚文化核心圈,是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 、印陶文化的匯聚之地,其中良渚文化對湖州地區的影響尤為重要。

良渚文化中後期,湖州是傳說中防風氏古國統治的大本營,其核心大概在今日湖州市德清縣三合鄉一帶。根據傳說,防風氏不止在江東的太湖流域有著無上的威望,在當時以黃河流域為主導的原始社會圈中亦不算無名之輩。但最終因為會盟遲到而被大禹藉機殺人立威。

傳說中的巨人防風氏

後來此地被納入古九州之一的揚州勢力範圍內。不過,夏商周三代之時,作為邊服蠻荒的湖州,依舊是小國林立,與中原天各一方。

春秋時期,太湖、錢塘江流域一帶的吳越兩國逐漸崛起。公元前六世紀中後期,起源於姑蘇一代的吳國實力開始強盛起來,在征服周圍的小勢力後,其疆域由太湖之北和太湖之東擴展到了太湖西岸和南岸,將太湖變成國之內湖。湖州之地也是在這一時期初次接觸到了吳文化。

春秋中後期,雖然中原因弭兵主義的影響而處於相對平和的外交止戈階段,但地處江東的吳越互斗卻進行得如火如荼。雙方在公元前六世紀末到公元前473年的幾十年里,先後進行了幾場互有勝負的戰役,但因為好大喜功的吳王夫差失策,導致最終上演了「三千越甲吞吳」的橋段,剛在中原耀武揚威的吳國轉瞬成為了歷史,湖州在內的吳國故地遂歸越國所有。

然而,越國的霸業也只是曇花一現。越王勾踐之後,政治體制鬆散的越國迅速衰落。到了戰國中期,越王無疆雖有光復昔日盛景的雄心壯志,但和昔日的對手們卻遠遠不是同一量級了,更悲催的是復興第一戰就選錯了對手。

公元前334年,越王無疆伐楚,結果被楚威王消滅於須臾之間,越國徹底分崩離析,各貴族遁入荒野山林,自立君長,互相攻伐,楚國將北至淮泗南抵甌江的吳越故地收入囊中,是為三楚之一的東楚,湖州亦在此列。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楚相春申君審時度勢,上書向考烈王申請退回淮北十二縣封邑,更封於江東吳國故地,湖州之地亦在其封地之內。

根據《吳興志》索引,春申君在治理江東封地期間,於吳墟西南建地,因「城面溪澤,菰草彌望」而得名菰城,菰城建立後,因位置重要而被設置為縣邑,這也是湖州之地首次作為地方行政建制。

菰城的出現標誌著湖州之地開始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地域文化實體凝聚力,菰城的遺址在今天的湖州市區南二十五里處,自此,湖州地區地域文化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吳人剽悍,梟雄輩出

2

秦統一天下後,廢舊菰城縣而於其城置烏程縣,歸屬會稽郡管轄。彼時,烏程縣的境域大概是今天湖州市的天目山以東部分,而天目山以西的地區當時則是故鄣縣,乃是故鄣郡的治所。

西漢時期,甌江閩江流域的閩中郡被劉邦賜給閩越國,漢武帝時代又滅掉了閩越,原閩中郡之地盡數併入會稽郡,到了東漢年間,考慮到政治文化等因素,巨大的會稽郡被分出一部分設立吳郡,烏程改屬吳郡。

孫吳寶鼎元年(266年)元月,吳主孫皓將地處孫吳統治腹地的吳郡和丹陽郡拆分重新整合為北至陽羨南抵於潛的吳興郡,治所為孫皓當初的封地烏程縣,也就是湖州。

彼時吳興郡除治所烏程外下轄陽羨、永安、餘杭、臨水、故鄣、安吉、原鄉、於潛八縣,烏程是九縣交匯之處,戰略地位亦是非同尋常,是鎮壓山越勢力的前哨。

說起來,烏程也的確算的上是孫吳集團的「龍興之地」,見證了富春孫氏在漢末三國時期的興起,自江東猛虎孫堅受封烏程侯至孫皓已歷三世,孫氏從主政一地到雄踞半壁江山的宏圖,百年間兩位烏程侯從奠定基業到喪失宗廟,或許對於這座城市的記憶來講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吧。

湖州是東吳的興亡見證

吳興郡的出現,讓湖州之地進入了郡級行政單位的時代,從此奠定了後世湖州的境域基礎和地域文化基調。

起初,吳興郡的境域要廣於後世的湖州,待西晉統一南北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根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布局,在太湖南岸立長城縣(今湖州市長興)將昔日吳興郡攔腰截斷,吳興郡北境遂止於長城縣,湖州之北境一直沿用至今。

南朝時期,這裡的轄區雖經歷了些許調整,也一度將名改為震州,但仍在三吳的核心圈內。

吳興郡的出現,使得「三吳」這一個在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區域概念悄然興起。雖然後世對三吳地域範圍的說法各有所持,但吳興郡也就是古湖州都是穩坐三吳這個釣魚台,身份可謂雷打不動。這說明自三國以降,湖州之地一直都是吳文化圈的中堅力量。

吳姓沈氏是兩晉南北朝時的著名強族,出了幫王敦叛亂的沈充、洗刷家族惡名的沈勁、劉宋名將沈田子和沈林子、梁朝文宗沈約等傑出人物。而分出去的長城縣則出了南朝陳的建立者陳霸先,侯景之亂後,陳霸先父子率領南方越人為主體的部隊,先後把北齊、北周的干涉軍打得全軍覆沒,為華夏文明延長了生存時間。

陳霸先讓湖州成為帝鄉

公元589年,對整個三吳之地可謂是極具災難性的歷史轉折,這一年統治江南的南陳覆滅,長達近三個世紀的南北並立局面宣告終結,天下復歸統一。

然而楊堅的猜忌卻讓作為東南統治核心的金陵城和南陳的龍興之地湖州卻遭到了隳城的待遇,作為三吳重鎮的湖州之地在政治上地位從此一落千丈,連郡級的地位都沒有保住,昔日轄區被拆分劃入蘇州、杭州等地。仁壽二年(公元602年)隋朝雖在烏程設置湖州,而且湖州之名也始於此,但很快被廢置,併入吳郡。

中唐文脈,茶聖隱所

3

隋朝幾十年的頻繁折騰,對湖州之地形成了顛覆性的影響,改變了湖州的地域文化發展軌跡。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湖州,治所仍在烏程,另轄長城、武康、德清、安吉四縣,屬江南東道節制,湖州境域自此得以確立。

雖然政治地位大不如六朝時代,但佳麗之地終究還是佳麗之地,有道是「吳中煙水越中山」,而湖州正是對這一句話的經典詮釋。

雖然沒了政治核心的優勢,鍾靈毓秀的三吳煙水和清山遠岫尚在,加之此地自古便是人傑地靈,所以在唐人心中,湖州的地位依舊十分尊崇,是大唐版本的東南形勝之地。

有唐一代,湖州的地域文化基調仍然是典型的吳風。在唐代這裡更是詩人和隱士的理想國度,中晚唐時期湖州是江南文學創作的核心區域,特別是在中原安史之亂這場浩劫後的大曆至貞元年間,這裡雲集了眾多大咖級文人雅士,形成了以湖州刺史顏真卿為首的著名文人集團——大曆浙西詩人群。

在顏真卿擔任湖州刺史期間,湖州聚集了近百名江東文人雅士和南渡騷人,後人耳熟能詳的僧皎然、茶聖陸羽、李陽冰、張志和等都是顏公座上常客。

中唐湖州文人圈的二號人物是被南宋嚴羽譽為唐諸詩僧之冠的僧皎然,隱居於抒山妙喜寺中的僧皎然是土生土長的湖州人,生平主要活動也是在湖州,在中唐詩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位多才多藝的僧人,不僅詩才不凡,更是茶道中的高手。陸羽隱居在苕溪潛心撰寫《茶經》期間,二者往來頗多,二人時常活躍於長興境內的顧渚山,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茶葉貢院就是出於此處。

茶聖陸羽隱居於湖州

湖州這座城具有縹緲的隱逸之氣,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則將這種氣質表現的淋漓盡致: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相傳隱居的湖州的著名詩人張志和所做的《漁歌子》,在當時的日韓等地甚為流行,尤其是在日本更是得到了皇室貴族和僧侶學者等各界文化人的追捧,日本嵯峨天皇更是做了多首《漁歌子》來附和,一時傳為美談,讓湖州之名遠傳海外。

中晚唐時期,湖州無疑是文人騷客的樂土,是於頔眼中的「雲水漾清潯,吳山橫碧岑」,也是晚唐鄭鷓鴣筆下的「西閣何歸晚,東吳興未窮」,雲是吳岫雲、水是三吳煙水,既然此時湖州還屬於吳文化陣營中的中堅力量,那麼後來為什麼要投入越文化圈的懷抱呢?這一切都和另一座與湖州唇齒相依的名城崛起脫不開干係。

脫吳入越,東南畿輔

4

湖州在地域文化史上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築城前的未成體系,兩漢至唐五代之際的吳風重鎮,以及自五代以降的脫吳入越,湖州在太湖流域的地緣整合過程中一直扮演著很搶手的」女神級」角色。

在中唐以前,與湖州為鄰的杭州還遠非柳永口中的「東南形勝」之地,而僅僅是一個剛由縣級單位升到州郡級行政單位的小城,甚至一度像皮球一樣地頻換行政歸屬。

中唐時期經歷白居易等連續幾位大咖來到杭州主政後,到了晚唐,杭州已呈現出「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的興旺景象,甚至可以與當時的東南第一大城蘇州相提並論,這也為後來這一帶的地域文化重新洗牌埋下了伏筆。唐末,鎮海軍節度使錢鏐在東南建立吳越國,建都杭州。

前面說過,杭州和湖州唇齒相依,熟悉地理的朋友可能瞬間聯想到,天目山脈斜穿兩地境內,是一馬平川的太湖平原與內地之間的唯一屏障,而恰好天目山一帶正處於吳越國與楊吳之間的勢力交界,故而懷抱天目山脈北端的湖州成為了拱衛杭州的戰略要地。

公元910年,吳越王錢鏐分湖州南部武康縣入杭州,昔日東南名郡湖州唯余烏程、長興 、德清、安吉四縣,此舉大大加強了湖州與餘杭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一體化聯繫。

靖康之變後,宋室南渡,盤旋良久最終定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作為佔據半壁江山的大國的都城,自然是需要「左輔右弼」的,而與杭州唇齒相依的湖州自然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京畿拱衛之所。

自此,隨著杭州取代了紹興成為越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後,湖州徹底背吳歸越,到了元代,湖州長達的千年的吳越歸屬糾葛才算划上句號。

在南宋期間,湖州不但是杭州的畿輔之地,同時也是皇室貴族的後花園,諸多皇子曾被賜封於此,這裡還曾上演過驚心動魄的奪嫡之爭,當然故事的結果是濟王趙竑完敗於史彌遠操控的宋理宗一派,最終被縊死於湖州,添上了一股悲涼氛圍。

湖州還是文人士大夫隱居的樂土。南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詞人姜夔就曾隱居在湖州多年。姜夔為人瀟洒不羈,以陸龜蒙自許,在當時的名流士大夫圈中人氣頗高,楊萬里和朱熹等當時名流也對他青眼相加,不但喜歡他的文章,還佩服他深通禮樂,與辛棄疾等詞壇宗師巨匠亦是唱和頗多。

鍾情於湖州弁山風景優美的姜夔,於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姜夔正式卜居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此後這世間多了一位超凡脫俗、飄然不群的「白石道人」。

白石道人等文化名人

扎堆隱居苕溪一帶

南宋時期,湖州還是中國的茶文化聖地。其實,早在三國時期,東吳就已成為當時茶業傳播的主要地區,不過當時茶屬於高端消費品,距離普及於世的地步還差之甚遠,到了唐朝時期湖州茶葉因為成了貢品而名揚天下,成為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公元十三世紀中期,日本僧侶南浦昭明曾來到湖州一帶學習茶道,若干年後南浦昭明回到日本,把茶具和茶道儀程帶回日本,為中國的茶道遠播海外做出了貢獻。

由於政治的糜爛和軍事上的不作為亂作為,蒙元鐵騎渡過長江後便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廣掠南宋腹地,很快就近逼都城臨安,天目山之險也未能抵禦蒙元軍隊的摧枯拉朽之勢,臨安陷落,湖州黯然收場,宣示了一場繁華的謝幕。

湖筆潯絲,工商重鎮

5

入元以後,因為地緣關係加之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和諸多南方文人的影響,使得湖州府善璉筆橫空出世,取代了五代以來流行的宣筆,成為文房四寶中的「筆中之冠」,湖筆的名頭也一直響亮至今。

據《湖州府志》記載:「元時馮慶科、陸文寶制筆,其鄉習而精之,故湖筆名於世。」更有千金求湖筆的佳話傳聞,可見其聲譽卓著。

明代,隨著政治文化中心的北遷,不滿足於偏安一隅的湖筆能工巧匠們也將商鋪和作坊帶到了幽燕之地的京城。當時主修《永樂大典》的解縉等人對湖筆的不吝推崇更是進一步奠定了「北漂」後的湖筆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也使其坐實了筆中之冠的地位。

其後,善璉筆工便逐漸散佈於大江南北、京師通衢,雖離土而猶重遷,而「湖筆」之名世代不易,即使在毛筆已經淡出大眾視野的今天,湖筆也堪稱是婦孺皆知的傑出文房四寶之一,如今湖筆的製作技術被列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筆成為了湖州的名片

明清兩代,湖州的絲綢產業迎來了鼎盛時期,被譽為絲綢之都的南潯古鎮自古以來便是湖州的經濟文化重鎮,這裡自兩宋時期便以盛產優質生絲聞名,明清時期這裡成為了以絲綢產業為核心的典型江南小鎮,南潯的七里絲具有七里絲具有「細、圓、勻、堅、白、凈、柔、韌」八大特點,是明清兩代皇家指定的絲質原料。

湖州絲織品不是憑空而來的暴發戶,而是來自於深厚歷史積澱。湖州是我國的絲綢文化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這裡的先人們就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制絲能力,而今浙江絲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就有著一批來自於錢山漾遺址的絲絹成品,向參觀者默默訴說著祖先的輝煌文明。

絲綢文化和養蠶制絲習慣已經深入到了南潯人的靈魂深處,如今,雖然工業化可以取代很多流程,但南潯古鎮的家家戶戶還保存著種桑養蠶制絲的一條龍手工藝,用行動將這份文化遺產傳承延續。

民間素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

湖州的名鎮,除了南潯之外還有荻港。位於杭湖錫運河之畔的荻港古鎮是沿運河而建,全長380餘米,沿河條石駁岸、梯形河埠十分完整。岸邊廊屋蜿蜒,店鋪相間,河中船舶穿梭,鎮內古民居數量眾多,鎮內建有三十六座堂,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有三瑞堂、墨耕堂。這些堂屋從名稱和結構都體現著「耕讀傳家」的儒家風範。

湖州不止富有歷史人文的內涵,更得到了大自然的眷顧,所謂「五山一水四分田」正式對其鍾靈毓秀的山水佳境真實寫照。有姐妹溪之稱東西苕溪、避暑聖地莫干山皆在其境內,在名城環繞的江南之地依舊是穩穩的旅遊勝地。

予觀江南諸佳麗,姑蘇之美得於其雅,無錫之美成於其俏,紹興之美因於其俊,諸多佳麗美則美矣,而未若湖州之靈秀也。 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佳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元代詩人戴表元對湖州的評價可謂恰如其分,如果讓我擇一城而隱居,我想這座城市也會是湖州,這裡的飄渺之氣令人無法拒絕。

從有紀年文化開始至近現代到如今,湖州這座江南小城一直都在低調地為華夏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源源不斷地輸送著能量,或許這份低調也是她的一種魅力吧,像極了戴望舒筆下的雨巷姑娘,讓無數喜好寧靜致遠的人魂牽夢縈。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敦煌石窟為什麼這麼牛?因為那是多少代的文明積累
文史宴:此城被視為水國里的孤舟,保存著大量中古時代的華夏元素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