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執事人員擊鼓,宣告祭孔典禮開始。這組老照片記錄的是1924年北洋政府在北京孔廟舉行祭孔典禮的現場影像,由美國人西德尼·甘博拍攝。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主祭官員正在下跪行禮。1914年9月25日,大總統袁世凱頒布「祭孔告令」,稱:「中國數千年來立國根本在於道德,凡國家政治、家庭倫紀、社會風俗,無一非先聖學說發皇流衍。是以國有治亂,運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與天無極。」由此,清朝滅亡後中斷的祭孔又以國家典禮的形式延續。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主祭官員正在行禮致祭。按照袁世凱的規定,每年9月28日(即孔子誕辰日)這一天,中央與地方一律舉行祭孔典禮。他還令內務部設計製作了新式祭服。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由青年學生組成的八佾舞隊列,他們手執盾、戚。袁世凱在宣布祭孔的同時,還宣布要祭天。這在當時遭到普遍的反對,輿論認為此舉倒行逆施,是為恢復帝制張本。1914年,袁世凱分別參加了祭天和祭孔儀式。但此後,祭天無疾而終,祭孔卻被歷屆北洋政府接受。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由青年學生組成的八佾舞隊列,他們手執雉尾。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祭孔典禮上的樂隊。他們使用的樂器多為古代傳承,如編磬、編鐘、胡琴、笛子等。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祭孔典禮上的祭司。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與清朝大同小異。在典儀官的主持下,大典分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六部分,集禮、樂、歌、舞為一體。另外還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整個過程要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特任陪祀官員。儀式每一部分的祀典樂章,樂章同名、歌辭不一。比如迎神《昭和之章》,辭曰:「大哉至聖,德盛道隆。生民未有,千祀是崇。典則昭垂,式茲辟雍。載虔簠簋,載嚴鼓鍾。」初獻《雍和之章》,辭曰:「覺我生民,陶鑄賢聖,巍巍泰山,仰止景行。禮備樂和,豆籩嘉靜。既述六經,爰斟三正。」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圍觀祭孔典禮的婦女。北洋時代祭孔還留下一段軼事。大作家魯迅先生做過北洋政府教育部簽事,此間曾被派出做祭孔典禮的執事。1922年9月28日,他完成任務坐人力車回家,結果車夫自己跌倒,他從車上摔出,面部著地摔掉了兩顆門牙。

老照片:北洋時代的祭孔典禮現場

北京孔廟的守廟人。當時民眾對祭孔很不以為然,尤其在新文化運動期間,很多知識分子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隨著共和觀念的普及,祭孔走向式微在所難免。雖然此後祭孔並沒有消失,但作為國家典禮的形式已經不復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彩色老照片:1913年泰山風景
1901年帝都老照片:侵略者來了,慈禧太后跑了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