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湘軍前期屢戰屢敗,為何最終卻能剿滅太平天國笑到最後?

湘軍前期屢戰屢敗,為何最終卻能剿滅太平天國笑到最後?

十九世紀中葉,已經運行200多年的大清王朝早就是積弊從從,社會矛盾空前激化,這終於引爆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舊式人民運動——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運動起於廣西,結果2年之內橫掃長江流域,大清半壁江山失控。

滿清中央政府所控制的八旗和綠營此時早已腐敗不堪,故滿清被迫放權給一些漢族大員,讓他們以團練(地方民兵)為基礎組織新的力量平亂,而最終滅亡太平天國的也正是這支新力量——曾國藩在家鄉湖南組織的湘軍。

但看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湘軍在前期也不是那麼厲害的,雖然在湘潭頂住了太平天國的西征軍,在田家鎮勢如破竹;但再度進取的時候則是被痛打,前期在湖南的靖港之戰湘軍已經慘敗,而勝利後得意忘形則使得其遭到更大的失敗,湖口戰役,九江攻防,湘軍屢屢碰得頭破血流。

但,笑到最後的還是湘軍,那湘軍是如何憑几乎一省之力剿滅令天下大震的太平天國的呢?

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戰略正確!

曾國藩在戰術上的表現有時的確是令人詬病,但其戰略眼光則是非常不錯,他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與太平天國的較量最關鍵的就是一點——控制長江黃金水道!因為太平天國統治區的聯繫幾乎完全是靠這條水道聯繫的,曾國藩說過:長江航運之樞,高屋建瓴,關鍵之局也)。

也正是如此,在湘軍建立的時候,曾國藩就注意一點:水陸並重!其在水師的投入上可以說是不惜血本,這一點太平天國要差得多,田家鎮之戰太平天國水營幾乎全滅,但之後仍不注意恢復水師,所以在水軍的對抗上,湘軍始終佔上風,儘管石達開在湖口巧勝,也無法改變大舉。

此外曾國藩還一針見血地看到了太平天國最致命的弱點——信仰獨特,行事粗暴,不能容於主流社會,所以曾國藩很注意輿論戰,其通過各類文章呼籲整個社會團結起來對抗太平天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討粵匪檄》,這使得曾國藩能過最大程度的團結己方力量,利用己方資源。同時將與太平天國的對抗轉變為「正邪對抗」,也有利於鼓舞己方士氣。

也正是如此,太平天國雖然也許能在一些戰役上打出小勝,但最終卻是慘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瑞金談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鼎盛其實有多強!控制700萬平方公里5億人口!
如果太平天國真的成了大事,中國會怎麼樣?

TAG:瑞金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