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殷商後裔如何渡海來到美洲?瑪雅人一段神秘記載,或揭開了真相!

殷商後裔如何渡海來到美洲?瑪雅人一段神秘記載,或揭開了真相!

1492年10月12日這一天,哥倫布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因為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從此之後,印第安人出現在文明世界面前了。然而,這又帶來了一個新問題,就是印第安人的起源之謎:是美洲本地誕生,還是海外移民?

對此,歐美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印第安人就是殷商後裔。美國的每日郵報曾做過這樣的報道,給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美國考古學家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多個岩壁上發現了商朝甲骨文。因為文字篆刻時間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早了2800多年,因此他認為有可能是商朝人最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如今,對很多印第安人古老遺迹的考古中,都能或多或少發現一些和殷商關係的文物,事實勝於雄辯。

美國女博士亨利艾特·默茲在《幾近褪色的紀錄》的一書中,甚至腦洞大開,認為《山海經·東山經》中描述的地理場景,其實就是從北美到南美的山川地理,中國人早在大禹治水時,就有過美洲之旅。所以,說印第安人是殷商後裔,一點都不奇怪!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也有一些線索。殷商十萬精銳在外征戰時,周武王聯合800諸侯發動牧野之戰,擊敗了倉促組織奴隸應戰的紂王。然而,流落在外的十萬精銳,最後卻神秘消失,《中華祖先拓荒美洲》一書中,就提到10萬精兵和15萬奴隸,最終逃亡到了美洲。

有意思的是,《左傳僖公十六年》中記載,「六鷁退飛過宋都」。然而,在飛行中可停可退的鳥,只有產自美洲的蜂鳥。所以,上世紀有香港學者認為,殷人後裔還曾派人回國,帶回了這「六隻蜂鳥」。奇怪的是,為何史書不記載殷人,只記載這種奇特的鳥!

總之,從目前史料和考古來看,印第安人應該是殷商的後裔,而且殷商也知道美洲的存在,否則不會貿然渡海。

然而,這裡卻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一群古人如何跨越風雲變幻的太平洋,從中國來到美洲?以古人的條件,能做到這一點嗎?古人能不能跨越太平洋,不如看一看這兩則例子,其中一則是現代人親身做了一次渡海體驗。

1852年,美藉華人喬治休從廣州出發,一共使用8艘小艇,最後是沿著黑潮,一路漂流到了加利福利亞。如今,喬治休的小艇照片還保留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博物館裡。當然,這一事迹受到的質疑較多,如今很難100%的確認,但以下這件事卻能100%確認!

2010年,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上,一群人為了證明他們來自中國,在古代能夠跨越大海,所以就不藉助任何現代工具,就用一隻獨木舟,靠風力和洋流,靠大海捕撈食物,歷經4個月,航行近3萬公里,最終抵達福建。

組織這一次證明活動的人叫易立亞,是波利尼西亞前總統的外交顧問。在他看來,他們的祖先可能就來自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所以,在抵擋福建時,易立亞淚流滿面,說了一句「我回家了」!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以古人的航海技術條件,中國人是可能遠航到美洲大陸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殷商人走白令海峽)

其實,瑪雅人(印第安人的一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有一段神秘記載,或揭開了殷商後裔如何到達美洲的真相。

在西班牙的檔案館裡,有一些瑪雅人對自己來源的記載,比如從「海上神路」而來,「三千年前由天國乘涕竹舟經天之浮橋諸島而來」等。所謂涕竹,產自中國福建,傳說「截其二節剖為兩半即可成舟」,說明殷商後裔乘坐「竹舟」跨越大海來到美洲!

因此,可以想像這麼一幅圖景:周武王和800諸侯一起反叛商朝,在外的十萬商人精兵,害怕被俘之後處死,無奈之下逃亡中國,於是就乘坐竹舟,順著洋流,一路涉險到達美洲大陸。或許就在那時,又遭遇風暴或迷航,有一些殷商逃亡部隊就流落到太平洋各地島嶼上。

當然,也不排除殷商後裔兵分幾路的逃亡,一路是乘坐竹舟,一路是走白令海峽等,最終目的地是美洲大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山東出土一批竹簡,內容顛覆圍魏救趙,學者:難怪後來龐涓會自殺
岳飛究竟有多厲害?看一看金朝歷史怎麼說!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