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就是把一層層的面具給剝落掉

修行就是把一層層的面具給剝落掉

已經到達十行位的行者,第二饒益行,不以欲因縁故,惱一眾生。這在理論上是一個結論,以事相來做說明,這事相本身還是理論。重點在藉一個因緣,滿足慾望,惱眾生。

以自己的慾望,慾望什麼?就有人講了,供養師父功德最大,師父沒有計算機,供養計算機以後你的頭腦就像計算機,所以你要供養計算機……你以為這是供養?這就是惱眾生,以慾望故,因為以欲因緣故,重點在因緣。藉一個因緣,我要出國,你給我買機票,機票是因緣,你的慾望是你要出國。

我們要談的是,不要惱了眾生,這個是所,眾生只是個所,欲因緣,欲是你的能,這個能一起,透過這個因緣,惱到眾生,果報定死了,連懺悔都很難。因為三因緣具足,能、所,所,所還有那個因緣在那裡,因緣不成熟。

修行就在這裡,三個三輪體空,要行菩薩道,所以有願力,願力就存在,但是不是慾望。有慾望本體不空,我不空。

十行位的第二饒益行,這一講就是戒,我們為什麼這地方修不成?因為都用意識形態,都自己想的,不了解這個理論。欲是能,惱眾生就變所了,因緣,能、所、緣三個,犯戒的基本條件完全具足,要懺悔你都很難,懺不盡,因為是故意犯戒了,然後要去懺悔,無有是處。

一定要依止一個道場,它的語言模式把他弄清楚;依止一個善知識,把他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弄清楚;依止一個法門,把那個法門所要進行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給弄清楚。

不要用大腦,用大腦推理無有是處。每個修行人也都會講,做起來的時候,遇到事件那才知道。能不能開口,如何開口,要避免欲,因為你能發自於你,一啟動,就造業了;而且那個因緣是你的託辭,所也是你的託辭。

意志與潛意志,志是志氣的志,志是要不要,跟意識的識不一樣,意志是自己決定要做的。

潛意志與潛意識很類似,但不太一樣,因為它已經牽涉到行為。潛意識只是一種潛在的觀念,它會控制你的潛意識行為,而潛意志就是自己私底下要做的東西,自己不期然的就會做了,要控制也控制不住。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因為面具太符合你的臉了,所以面具戴久了以後,自己都忘了戴著面具,尤其現在的面具叫做面膜,就更糟糕了,根本就無法去分辨,到底我貼了幾層,哪一層才是真我,看到真我你說那個是面具。

這都是意識形態所造成,修行就是要把這個一層一層給剖析掉,給弄掉,一層一層弄掉,赤裸裸的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才是關鍵。文字上不難,初級概論誰都會講,實際上難,難就難在潛意志,潛意志行為沒辦法控制,自己不知道!這是第一個。(海雲導師講十行,圓明提綱撮要Ⅲ2-8)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斷煩惱是把潛意識裡的也斷掉
解脫自在 一切纏縛都當舍離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