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69年珍寶島衝突,我軍取勝關鍵因素:提前埋伏,引蘇軍上鉤

1969年珍寶島衝突,我軍取勝關鍵因素:提前埋伏,引蘇軍上鉤

珍寶島是中蘇界河烏蘇里江中的一個小島,原本是烏蘇里江中國一側江岸的一部分,後因江水沖刷成為島嶼,枯水期仍與中國江岸相連。根據國際法和中蘇1964年邊界談判時所達成的協議,珍寶島處於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在黑龍江省虎林縣的管轄之下。中蘇友好時期,雙方共同佔據珍寶島;兩國關係破裂後,對這座島嶼的爭奪因此發生了。

珍寶島

1969年初春,黑龍江省珍寶島地區還處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3月2日這一天,天氣異常寒冷,氣溫達到零下27攝氏度。

珍寶島邊防站站長孫玉國帶領部隊準備上島巡邏時,蘇軍突然出動70餘人,分乘兩輛裝甲車、一輛軍用帶篷卡車、一輛指揮車向珍寶島急速駛來。他們頭戴鋼盔,荷槍實彈,搶先侵入珍寶島。上午9時左右,雙方發生武力衝突,珍寶島事件打響了第一槍。

孫玉國(右一)

珍寶島事件,我國是預有準備的。1969年1月25號,黑龍江省軍區提出了一個《反干涉方案》,設想在珍寶島投入三個連左右的兵力,事先埋伏在島上,趁機打擊蘇聯邊防軍。

珍寶島衝突

1969年3月1日晚上8點,中方派遣埋伏小組上島潛伏。3月2號,我邊防軍第二巡邏小組奉命上島巡邏,故意引蘇軍出動。9時許,蘇軍迅速出動了兩輛裝甲車,一輛指揮車,向兩方包圍中國的巡邏隊。這是,中國的伏擊小組馬上開槍,殲滅侵入珍寶島的蘇軍。我邊防軍戰士浴血奮戰,最後擊斃蘇軍48人,擊傷8人,擊毀裝甲車一輛。

珍寶島衝突我軍繳獲的蘇軍坦克

在此之前,中蘇邊界的衝突時有發生。據有關資料顯示,勃列日涅夫上台前就已經發生了1000餘起。在中蘇邊界還沒有到開槍的地步時,雙方主要是在口頭上互相辱罵。因為都聽不懂對方的話,那個階段被稱為「聾子的戰爭」。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衝突更是不斷增加,規模也逐漸擴大。從1964年10月到1969年3月,衝突總數達4189起。

勃列日涅夫

在珍寶島事件中,中蘇雙方都動用了正規軍,尤其是蘇方甚至動用了火力強大的冰雹式火箭裝置。據中國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邊防軍擊斃和打傷蘇軍230餘人,毀傷蘇軍裝甲車19輛;中國邊防軍傷亡92人。

鐵列克提事件犧牲的邊防巡邏隊

也是在這一年,新疆裕民縣的鐵列克提地區又響起了槍炮聲。8月13日,一支中國邊防巡邏隊正在執行任務,突然遭到蘇聯數十輛坦克和兩架直升機的襲擊。由於寡不敵眾,中方損失慘重,23人編製的邊防隊陣亡21人,2人受重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揭秘王 的精彩文章: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美蘇雙方投入了多少軍隊?多少枚導彈?
1950年,28歲的毛岸英犧牲,毛主席:不派他去又派誰去呢?

TAG:歷史揭秘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