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尿蛋白檢查,不止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你檢查清楚了嗎?

尿蛋白檢查,不止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你檢查清楚了嗎?

很多腎病患者是在發生水腫後,才到醫院檢查出來了尿蛋白超標,從而知道自己得了腎病。

在古代,無論是東方醫學還是西方醫學,都沒有「腎病」的概念。那時是有腎病患者的,但醫生們不知道腎臟是做什麼的,自然不會把患者的病情和腎臟聯繫起來,只能按照不同的癥狀來進行分類治療。古代的各種疾病分類中,最接近腎病的是「水腫病」。

18世紀以前,還沒有尿常規、腎功能等化驗方法,醫生們基本只用肉眼看尿:尿液是什麼顏色、是否有膿、是否有血、是否有沉澱等等,沒有把尿液和腎病聯繫起來。

1695年,德克斯(Dekkers)把一位肺癆患者的尿液煮沸,然後加入幾滴醋酸,發現尿液中出現了混濁——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尿蛋白。

但尿蛋白其貌不揚,當時並未引起醫生們的重視。它就像廣闊沙漠中的一粒普通的沙子一樣不起眼,被人丟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沒人關心。

直到1811年,威爾斯(Wells)觀察到:130個水腫病人里有78人尿蛋白陽性,陽性率達60%.尿蛋白作為水腫病的典型特徵,第一次引起了醫生們的廣泛關注。

從那之後的兩百年里,腎病界對尿蛋白的研究不斷深入,出現了尿蛋白定量、尿蛋白電泳、尿蛋白組分等檢查,這些檢驗將腎臟病變的部位和損傷情況了解得越來越清楚。

腎病醫學的發展史,和腎病患者的看病過程很相似:

最開始檢查尿蛋白定性

然後是定量

再之後是尿蛋白電泳、尿蛋白組分等檢查。

尿蛋白是腎損傷的重要標誌物,將尿蛋白查得越清楚,診斷就越明確,治療效果也就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心醫生聊健康 的精彩文章:

40歲男子尿酸爆表,查出腎衰竭!醫生直言:3個惡習很要命
醫生提醒:高血壓除了少吃鹽,這些食物也要少吃,降血壓事半功倍

TAG:知心醫生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