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漢武帝作為我國古代傑出的帝王,其執政期間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使得身邊濟濟,文有公孫弘、汲黯、董仲舒等,武將有衛青、霍去病、李廣等。為他獨尊儒術、北破匈奴、開闢絲綢之路、加強中央集等,開創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盛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漢武帝為了廣招才人,曾在5年之內,兩次頒布《求賢詔》,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書面形式各舒己見。只要你說對,對國家有利並願意為朝廷服務,都會得到破格錄用。元光元年(前134年)的一天,漢武帝就收到一份反對自己征伐匈奴的意見書,這與自己的意思可是背道而馳。漢武帝當即決定召見上書之人。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漢武帝要召見的人名叫主父偃。籍貫是臨淄(今山東臨淄),出身於貧困家庭﹐年輕時學習長短縱橫之術﹐後改學《易經》﹑《春秋》等諸子百家學說。縱橫學說在戰國時代是相當吃香的,像著名的蘇秦、張儀、公孫衍等人就靠「三寸不爛之舌」,縱橫捭闔,暗中操縱著列國之間的戰和。西漢初年,劉邦奪取天下後開歷史倒車,分封了18個諸侯王,縱橫之術還有一定的市場。到景帝派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後,這種被後人看做是「亂世之學」的貨色就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格格不入了,因此,主父偃在老家齊國很不受待見,遭到儒生們的一致排斥,連他的父母家人都無法忍受,只好將他趕出家門。

老家呆不下去了,只好北上流浪於燕、趙、中山等諸侯國之間,由於時代不同了,思想還停留戰國時代的主父偃自然是到處碰壁。饑寒交迫的日子讓主父偃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當今皇帝的身上,於是決定到首都長安去碰碰運氣。

主父偃首先找到了皇帝的小舅子衛青,想通過衛青美言美言,謀個一官半職。衛青覺得他畢竟讀過那麼多書,又求上門來了,也多次向漢武帝推薦,可漢武帝並未當回事。

久久不見動靜的主父偃,眼看就要餓斃街頭了。本著求人不如求已的原則,他一咬牙,豁出去了,直接給皇帝寫了一道奏章,洋洋洒洒的提了九條意見,其中有八條是關於律令方面的,有一條是針對漢武帝要反擊匈奴,提出反對意見的。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主父偃的運氣還不錯,遇到了一個求賢若渴、又虛心接納群眾意見的好皇帝。他的奏章上午才呈上去,下午就得到漢武帝的親自接見。

經過面談,漢武帝覺得此人確實有才,就讓人事部門給他安排了一份侍從官(郎中)的職務。主父偃終於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因此,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拿出平生所學,屢屢上書進言。由於他每次提出的意見總有新的見解,而且每條都切中時弊,比如他提出的「推恩令」, 就向漢武帝建議,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各子弟的子孫也依次分享封土,直到封地分盡為止。各諸侯國在不知不覺中越分越小,讓困擾漢初多年的尾大不掉的難題得以解決,加強了中央集權。讓漢武帝非常欣賞,竟至一年連升四級﹐由一位侍從官一躍而成為一名高級官員(中大夫),順利地進入了漢武帝的圈子——內朝(漢武帝為了加強皇帝的專制權力,在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僚機構之外,另在宮中設立內朝),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

嘗到甜頭的主父偃更加買力的上書外,開始拿出縱橫家的本領為自己謀福利了。當然已經不是挑起戰端的時代了,於是,他改為檢舉揭發。第一個目標就對準了燕王劉定國,當年,我到燕國時,不是受盡冷遇嗎?今天我就要你好看!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於是,劉定國與父親劉嘉的姬妾,也就是自己的後媽通姦,並生下一子;又強奪弟弟的老婆為姬妾;讓自己的三個親生女兒輪流陪他「睡覺」等等問題,被一樁樁,一件件揭了出來。劉定國的禽獸行為被揭發後,自己也覺得無臉見人,不等朝廷定罪就自殺了,封國也隨之廢除,收回中央。

由於主父偃文筆厲害,嘴巴又能言善辯,讓很多人感到害怕,很多不自律的官員和諸侯王紛紛拿錢去堵他住那張嘴。主父偃是來者不拒,很快就成了富豪。身邊人就勸他要收斂點,不要太橫了。主父偃慷慨激昂地說道:「我曾遊學四十多年卻一事無成,父母嫌棄我,社會不接納我,學界拋棄我,我苦煎苦熬了大半輩子。大丈夫在世就要圖個生不能五鼎食,死也要五鼎烹!為達目的,我只能倒行逆施了!」

主父偃富貴以後,也不忘為下一代著想。恰逢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想為外孫女找一個諸侯王做夫婿,這時,一個人在王太后身邊做事的宦官徐甲覺得這是個邀功請賞的好機會,就主動請纓,他跟太后說我是齊國人,對齊國知根知底,不如讓我到齊國說服齊王,讓他娶你的外孫女為後。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由於王太后這個外孫女是入宮前生的女兒修成君之女,與劉氏家族沒有血緣關係,而齊國在當時是一個比較大的諸侯國,富庶之地。王太后一聽挺高興,就讓徐甲動身前往齊國。這事不知怎麼就被主父偃知道了。

主父偃於是找到徐甲,讓他來個搭配銷售,捎帶著將自己的女兒也送進齊國的後宮。徐甲覺得這是撈草打兔子的事,就答應了下來。至此,太后、主父偃與徐甲三方期就等待好消息了。

可事情卻出人意料。齊王劉次昌的母親紀太后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她也想效法呂太后、竇太后,早將自己娘家的閨女、劉次昌的表妹許配給了劉次景。可劉次昌並不喜歡這個表妹。紀太后就讓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劉次昌的姐姐去宮中將其他宮女隔絕起來,只讓他接近表妹一個女人。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劉次昌不愛表妹卻愛上了自己的姐姐,於是姐弟倆竟然睡到了一張床上。

此事讓紀太后羞憤異常,因此徐甲到了齊國才探了一下紀太后的口風,就遭到無情拒絕:「齊王已經有王妃了,後宮也不缺嬪妃。再說了,來提親的徐甲是個東西?是在本地混不下去的窮光蛋,沒辦法才凈身做了個宦官,他也配過問皇家的婚事?這也罷了,怎麼還冒出來個什麼主父偃的女兒來?我們齊國不是收垃圾的地方!」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碰了一鼻子灰的徐甲回去後不敢跟王太后如實彙報,就編了一番謊話,說這個事呢齊王是答應下來了,只不過我這次到齊國聽到一些風言風語,就擔心會出現燕王那樣的事情。

王太后是過來人,一聽就明白了,嚴令今後絕不再提齊國的事,此事到此為止!

王太后這邊過去了,主父偃卻覺得面子丟大了,決心讓齊王劉次昌嘗嘗他的手段。於是在見到漢武帝後,就說,我是齊國人,那地方可是富得流油,齊國的都城臨淄人口眾多、貿易發達,一天的稅額就達上千金。況且這個齊國可是有前科的,在呂太后的時候就曾發生過叛亂,吳楚七國之亂時,齊孝王也蠢蠢欲動,這麼一個富庶的地方可不能掉以輕心,現又出了亂倫之事,是該到了清查整頓的時候了!

漢武帝一聽有道理,就派主父偃到齊國去做國相,查查齊國的老底。主父偃可是衣錦還鄉,動靜自然小不了,以前那些不待見他的,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和那些想乾和不想乾的熟人,都結伴跑到大老遠的地方去迎接他。

誰知主父偃見面就說:當年你們都看不起我,現在我發達了,你們不惜跑千里來迎接我,這樣吧,看在我們也有過一點交情的情分上,我也不會沒有一點表示。我就拿出五百金來往地下一灑,你們就撿吧,從此我們之間再沒有任何交情,誰也不認識誰!算是把事情做絕了。

主父偃到齊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將後宮裡的宦官全部抓起來隔離審查,大搞刑訊逼供,將所有證詞都指向齊王劉次昌,並且還故意透漏風聲。這樣一來劉次昌害怕了,因為有燕王的前車之鑒,劉次日昌年齡又還小,沒經歷過事,一嚇之下精神崩潰,喝葯自殺了。

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之死

由於劉次昌沒有兒子,他這一死,齊國被撤銷,併入了中央政府。這對漢武帝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可卻讓其他諸侯王惶恐不安,誰家沒點破事?燕王和齊王都是因為主父偃而死,封地被除,其他諸侯王對主父偃是又怕又恨。

不久,趙王劉彭祖就聯合其它各諸候王把主父偃給告了,罪名有兩條:一是收受巨額賄賂,二是草菅人命逼死齊王劉次昌。

漢武帝只得將主父偃召回,暫時收監。主父偃被關押後對受賄一事供認不諱,卻堅決不承認是自己逼死齊王。這個時候,主父偃其實還是有翻身的機會,漢武帝惜才,還不想殺他。

可摧命的人來了。這個人就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員、御史大夫公孫弘,也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此人老奸巨滑,平時總以一付好好先生的面目示人,可關鍵時刻他那口毒牙就會狠狠的給你來上一口。此刻,他對漢武帝說了:如果不殺主父偃,陛下可沒有辦法向天下人交待啊!

主父偃死了,而且還被滅族,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縱橫家真正踐行了他「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耳!」的諾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的故事
英國人從中國搶走的一幅名畫,後來曾主動提出歸還中國卻無奈放棄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