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但投訴增加 賣出8輛召回1輛

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但投訴增加 賣出8輛召回1輛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背後:投訴增加 賣出8輛召回1輛)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6日電(張旭)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下降,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61.7%,成為車市的一抹亮色。隨之,新能源汽車被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也愈發增多。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比亞迪,德系三大豪華車品牌賓士、寶馬和奧迪全部上榜,新能源車的電池續航、故障投訴事件亦不少。

圖自中消協官網

圖自中消協官網

投訴榜比亞迪居首

作為此次投訴榜單第一名,比亞迪2018年累計投訴量為649件,數量遠高於第二名的550件。在涉及比亞迪的投訴問題中,排名前五的依次為訂金、發動機、涉嫌欺詐等問題。其中,訂金問題的數量高於前十名的其他品牌。

「快年底了還沒提到車,擔心指標作廢。」在某汽車網站的比亞迪-元新能源論壇上,有網友如此抱怨。

論壇網友評論截圖

論壇網友評論截圖

對於投訴情況,比亞迪內部人員向媒體回應稱,「去年新能源汽車太火,提車周期太長,客戶抱怨大。」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郝慶豐認為,比亞迪產量跟不上訂單量,是投訴增多的一個原因。

他指出,「新能源汽車在電池、續航里程和車身品質層面,可能實際表現和消費者的預想都不太一樣,所以消費者投訴的比較多。」

電池和續航成投訴重災區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提升,部分車企生產的新能源車也暴露出續航里程不達標、電驅動控制系統故障、動力電池虧電等問題。

河南安陽,路上行駛的新能源計程車。張旭 攝

河南安陽,路上行駛的新能源計程車。張旭 攝

有比亞迪-秦車主在車質網發起投訴:出廠電池標註可充電13度,純電行駛70公里,2016年開始只能行駛50公里,2017年行駛40公里左右,目前行駛不足30公里,電量55%開始嚴重掉電。

車主投訴。車質網

車主投訴。截圖自車質網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電池外,影響續駛里程的因素比較多,而車企普遍以理論值進行標註。例如江淮iEVA50官網的廣告語為「續航無憂,500公里出色續航里程」,而實際上,500公里為等速巡航狀態下的最大續航,其NEDC(新標歐洲循環測試)工況測試下續航為400公里。

另據媒體報道,河北保定的滴滴司機曾集體投訴長城C30EV車型的冬季續航里程嚴重不達標,根據長城新能源C30EV的車型資料顯示,其綜合工況續航里程270公里,但冬季實際運營里程約為120公里。

李想微博截圖

李想微博截圖

對於標註續航與消費者體驗差距較大的問題,3月1日,車和家CEO李想發文反對車企用時速60公里等速宣傳續航里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也呼籲,希望相關部門在比較快的時間內製定續航里程的檢測標準,使市場得到一個良性發展。

八分之一新能源汽車被召回

除了被投訴,新能源汽車的召回事件也不斷發生。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信息,2018年1月到12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有九家車企發布了召回公告,包括騰勢、力帆、眾泰、路虎、華晨寶馬、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車、奇瑞、特斯拉。

201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00.8萬輛,召回13.57萬輛。相當於每售出的8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被召回。

其中,北汽新能源以6.9萬輛位列召回排行榜第一位,約佔2018年新能源汽車召回總量的51.1%。北汽新能源召回原因是車輛制動助力真空泵失效,在車輛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制動助力性能不足,甚至失去制動真空助力功能,存在安全隱患。

召回排行榜第二位是眾泰新能源汽車。眾泰汽車2018年銷量33872輛,召回31338輛,召回比例高達92.5%。其召回的主要原因為:半軸安裝問題、制動原件不匹配等。

特斯拉資料圖。張旭 攝

特斯拉資料圖。張旭 攝

即使被視作電動汽車標杆的特斯拉也未能倖免。2018年,特斯拉在中國召回8898輛汽車,召回的主要原因為:轉向機殼上的鋁製螺栓存在腐蝕、斷裂的安全隱患。

進入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問題依舊多發。前兩個月,國內電動車召回事件已達四起,累計召回數量23458輛。

「由於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尚未成熟的產業,產品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在實踐使用中去不斷完善。隨著銷量的增長,投訴量增多是一個正向關聯的關係,能夠理解。關鍵是,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這需要企業重視。」郝慶豐表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新報告揭示微軟Windows新形態設備模塊化系統計劃
彭博社:蘋果計劃2021年實現APP在不同設備上兼容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