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蜉蝣真的朝生暮死嗎?

蜉蝣真的朝生暮死嗎?

「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很多人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那這是真的嗎?

蜉蝣為原變態類的水生昆蟲,屬於蜉蝣目。從外貌上看和蜻蜓有相似之處,但體型相對要小很多。其體長一般為3至27毫米,身形細長柔軟,頭部靈活,有較大的複眼,觸角短且呈剛毛狀。

關於蜉蝣朝生暮死的說法,其實並不完全符合事實。蜉蝣一生要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蜉蝣交配後,將卵產在水中,一段時間後孵化成稚蟲。蜉蝣的稚蟲期時間較長,可達數月或1年以上,最長可蟄伏3年。稚蟲長年生活在水下,主要在淡水湖或溪流中,食物主要是水中草類、藻類和孑孓(蚊子的幼蟲)等。所以,就某種程度來說,蜉蝣還是一種有益的昆蟲。

在稚蟲期,蜉蝣要經歷20多次蛻皮,才能慢慢長大,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顯著的亞成蟲期。當蜉蝣的幼蟲生長到半成熟期時,胸部背面會長出發達的翅芽,但此時,它們的足、尾須等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因此,被稱為亞成蟲。亞成蟲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或石塊上,再經過24小時左右的時間完成蛻皮,最終成為成蟲。

蜉蝣成蟲的壽命很短,少則幾小時,多則1至2天,少數能超過10天。蜉蝣一旦變為成蟲,其口器就會退化,失去進食的功能。因而,成蟲期的蜉蝣便會處於不吃不喝的狀態,只能依靠之前積蓄在體內的能量來維持生命,所以,蜉蝣生存時間就變得短暫了。

蜉蝣的生命雖然不是很長,但也並非朝生暮死,你了解了嗎?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假如大腦欺騙了你:眼見「難為實」
世界上最孤獨的數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