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古往今來不斷被計算與研究的圓周率,它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

古往今來不斷被計算與研究的圓周率,它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

上學時,我們常會聽到老師們念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剛學數學、物理等科目時,我們或不會太在意老師說的這句話,畢竟初學階段所學的內容都較簡單。而隨著年級的增加,數學、物理等科目的難度也逐漸增大,部分基礎弱或學習惰性較大的同學開始感到吃力。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相信同學們都會接觸到「π」這個字元,它代表的是圓周率,是一個取不盡的不循環小數。對於π,在數學教學與計算運用的過程中,人們大多只會取到π小數點後7位而不會深究π的具體數值。

雖然大多數人並不會在意π的具體數值為多少,但有少部分科學家卻痴迷其中,希望能算盡π,生活在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便是典型代表,他最終成功計算出π後的七位小數,他也因此聲名鵲起。

如今已是21世紀,人類的科技水平已較從前提高了許多。在電子計算機的幫助下,π小數點後的數字已被計算至第十億位。看到如此龐大的數字,許多科學家以為π已被至盡頭。但事實上,在π小數點後的數字遠不止10億個,人類對π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說到這,很多人或想問,不就是一個圓周率,它為何無法被算盡?數學家解釋到,根據切割理論可知,計算圓周率的過程等同於切割多邊形的過程。在不斷地切割多邊形的過程中,多邊形的菱角會越來越平滑,多邊形也越來越接近圓形。但不管多邊形如何接近圓形,它始終都無法成為真正的圓形,這便是圓周率難以被算盡的原因。

另外,天文學家表示,圓周率不是一個普通的數值,其中或隱含著宇宙的頂級秘密。圓周率被計算出來之時,或是宇宙發生巨大變化之際。因此,人類無法計算出圓周率的準確值或是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質點使者 的精彩文章:

地球原本是乾旱星球?距地225公里的古老小行星或是地球恩人
在月球上存在15億年的飛船殘骸是假的?科學家再次陷入了困境

TAG:質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