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終遺言,表面讓兒子「惟德服人」,後面七個字才是核心

劉備臨終遺言,表面讓兒子「惟德服人」,後面七個字才是核心

三國時期的蜀漢先主劉備,字玄德,而他的一生也都在圍繞一個「德」字展開。起兵之處初,商賈們看到他的品德高尚,主動資助;擔任縣令時,有刺客要刺殺劉備,也因為劉備的德行使人敬佩,所以他不僅放過劉備,還把僱主透露給劉備(三國志)。

後來劉備經過徐州、荊州、益州等地,因為有「德」而得到了陶謙、劉表和劉璋等人的地盤。甚至劉備在臨終之時,還給自己的兒子劉禪寫了一封《誡子書》,書中留下了千古佳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而後世也因為這兩句話,加深了對劉備「德」方面成就的看法。

然而可能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兩句話後面還有兩句話,其實才是劉備一生的寫照,這兩句話只有七個字---「汝父徳薄,勿效之。」很多人認為,這是劉備謙虛的話,而且就算後人能夠找到劉備一生的做過的一些壞事,也不能證明他是一個德薄之人,畢竟作為一代梟雄,為了光復漢室,在與天下英雄角逐的時候,難免會採取一些非常手段,這是他作為一名政治家和領袖所不可避免的。

很多人認為,領袖領袖,難免會沾污染漬,適度骯髒的事情難以避免。然而無論如何,有些事情卻有一些底線,如果破了這個底線,,就斷然不能說他是一個有德之人。而劉備一生,為了完成自己的皇圖霸業,曾經做過三件非常對不住良知的事情:

第一件事,赤壁之戰後,劉表之子劉琦莫名病死。劉琦是荊州牧劉表的長子,當時也正值壯年,因為不被父親所喜愛,已經沒有什麼進取意識。《諸葛亮傳》中記載,劉琦靠著諸葛亮一句「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的計謀得以活下來,所以對諸葛亮感恩戴德。在劉備遭逢曹操追趕的時候,正是劉琦出兵接應,對劉備來說可以算是救命之恩。除此之外,赤壁之戰,劉琦軍隊對劉備也幾乎言聽計從。

當時的劉琦基本上也沒有太多要求了,只要能活命就好。此外,雙方都是劉邦血脈,劉琦算是劉備的侄子,結果呢,劉琦在蔡夫人壓迫下,那麼長時間都沒有死,跟劉備一起進了荊州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劉表死的時候,也就六十幾歲,劉琦的年齡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但最多也不過四十幾歲。他當初可以活命的可能很多,結果卻莫名其妙的死掉,實在是令人嘆息。

劉琦對於劉備來說,可以算是有恩之人,但是劉備不僅奪了他的地盤和軍隊,而且劉琦的死也是非常蹊蹺的。當然,這件事已經成為懸案,沒有人親眼見過劉琦是怎麼死的。但是劉備接下來的作為,則是進一步說明了他實實在在是「德薄之人」。

第二件事,劉璋邀請劉備進成都,雖然群臣都說這是引狼入室,但是劉璋仍然堅定的相信劉備。劉備進入四川之後,劉璋讓法正帶著軍隊和兵器去送給劉備,這個過程當中,劉璋還是多次幫助他。然而劉備不斷的欺騙劉璋,最後終於把劉璋的地盤奪走了,不僅如此,還讓劉璋剩下的時間,去當了農民。

要說劉璋這個人,可能有人說他婦人之仁。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有些仁德的人,正史的《三國志》中記載,劉備包圍成都之後,全城居民發誓要跟劉璋共存亡,但是劉璋卻考慮到不希望城內居民因為自己而出現過多的傷亡,所以獻城投降。

第三件事,所謂虎毒不食子。劉封本來是劉備收養的義子,最初自己沒兒子的時候,想要讓劉備繼承自己的事業。但是隨著劉備自己的兒子出生,事業越蒸蒸日上了,這個義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開始下降。然而這裡面卻有一個問題,當初是劉備自己收的劉封,劉封沒招惹任何人,卻被諸葛亮擔心他太勇猛,將來後主不能控制。

劉封雖然沒有援救關羽,但是對劉備的確是一篇赤子之心。就在孟達投敵,劉封面臨魏國大軍進攻的時候,孟達給劉封寫的信中分析的很明確,認為劉封遲早不被劉備所容,勸他早日投降,而且答應劉封,如果投降將會給他更大的封地。縱觀曹魏此前的招降,基本上諾言全部兌現。明知兵敗以及之前沒有援救關羽的事情已經讓劉備生氣了,然而劉封卻一心只想跟隨劉備。

人處於天地之間,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會做不錯一些事情,為了理想的實現,人們會去做一些不被當時的規則和道德所允許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有些事情卻是萬萬做不得的。對於劉備來說,奪取荊州和益州,雖然足以證明他並非高尚之人,但是對於從年輕時期就開始跟隨自己的義子劉封,他卻也能夠痛下殺手,這足以說明,他確實是一個「德薄」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德戰爭中,蘇聯一民族異常勇猛,戰後成立新國家
曹操赤壁大敗,為何偏偏想起郭嘉?只因郭嘉做了三件事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