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資本論》中唯一的中國人:一生不被重用,被郭沫若翻譯過來

《資本論》中唯一的中國人:一生不被重用,被郭沫若翻譯過來

世紀偉人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莫過於《資本論》,據不完全統計,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的過程中.閱讀了2000多冊有關的經濟學著作,收集了4000多種報刊雜誌,研究了大量的英國官方會議的有關文件和藍皮書。他寫的各種摘錄、手稿、提綱、札記等達100多本!!!20年如一日,馬克思每天堅持到英國博物館去看書,查閱資料,最終寫就了《資本論》~~~

為了引證據點,馬克思列舉了古往今來世界各地約680人,鑒於當時通訊交流手段的落後,有且只有一名中國人赫然在列,遺憾的是,如今依舊沒有多少人知曉他的名字:

他叫王茂蔭,清朝的一個進士:

1798年,王茂蔭出生於安徽歙縣一個商人家庭,父親在北通州經營"森盛茶莊",鑒於封建社會的「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並不高,王茂蔭第一志願還是通過科舉走向仕途;

7歲時,王茂蔭正式進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也許是時運不濟,1830年之前王茂蔭在南闈報考進土多次都沒有考中,幾乎想要放棄去接管父親的茶莊生意,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折,22歲王茂蔭終於中了進士,次年到京城任職!

「王茂蔭」三個字出現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中編號為83的附註里,「戶部右侍郎王茂蔭向天子上了一個奏摺,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換的鈔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審議報告中,他受到了嚴厲的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他的仕途走得並不順利:

那是1854年,當時的清廷因為銀票、寶鈔和鑄大錢所造成的劇烈貶值和混亂,王茂蔭上奏咸豐皇帝,反對鑄造成百上千的大額錢幣,指出"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聽聞這些話,道光皇帝當即震怒,認為王茂蔭所言是貴民而賤官,不以國家政事為重,再加上周圍官員的煽風點火,咸豐皇帝下旨嚴行查辦,將王茂蔭調離戶部,任兵部右侍郎~~~

眾所周知,魏源的《海國圖志》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王茂蔭也曾奏請咸豐皇帝,將《海國圖志》五十卷本刊刻重印,以便使人"知夷難御而非竟無法之可御"!咸豐皇帝依舊不理不睬~~~

1862年,同治皇帝重新啟用王茂蔭並授予左副都御史一職,他奉命與兵部尚書愛清恪仁查辦山西事件,因隨從官員受賄,扭曲事實,使王茂蔭名譽受到影響,王茂蔭也再沒有得到重用!1865年六月,王茂蔭在老家病逝,終年67歲!

王茂蔭也逐漸被人淡忘,1930年陳啟修翻譯《資本論》全卷時,原文中的「Wan—Mao—In」譯成了「萬卯寅」,只因為沒有任何名氣不為人所知~~~直到1936年,郭沫若讀到了陳啟修翻譯的《資本論》,並在清代編年史《東華續錄》看到了王茂蔭的事迹,郭沫若最終認定「萬卯寅」應該是「王茂蔭」~~~

不得不說的是,馬克思引用王茂蔭的事迹是為了證明先進的貨幣政策,直到今天這些理論依舊有效,正因如此,王茂蔭的貨幣政策被學術界評價為"我國封建社會貨幣理論的最高成就"!!!根據他個人對當時中國的狀況的分析、體會而獨立形成的!

吳晗則稱讚他為「清代貨幣改革家」,也是實至名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趣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經安大校長,看不起沈從文頂撞蔣介石,不去美國:我是中國人
中國居里夫人:新中國成立八姊妹全回國,因丈夫不能參與兩彈

TAG:閑趣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