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變質的數碼寶貝與童年的幻滅,我們還需要新的紀念作嗎?

變質的數碼寶貝與童年的幻滅,我們還需要新的紀念作嗎?

近日,東映動畫公開了《數碼寶貝大冒險》全新紀念動畫的宣傳海報,也揭露了曾經那個誕生於台場的經典動畫故事走入了第二十個年頭。為了這個全新的動畫作品,東映也下了不少功夫,甚至請到了初音未來聯動坐鎮,並同時公開了八神太一在內幾位主要角色的成年形象。雖然,乍一看之下覺得童年回歸十分開心,然而想起十五周年的《數碼寶貝Tri》又多少讓人有些躊躇,令人憂慮。那麼筆者藉由此次事件來回顧下《數碼寶貝Tri》的內容與爭議,剖析其中根源,探討未來作品的可能性,我們真的還需要新的紀念作嗎?

第三次數碼寶貝冒險梗概

首先我們來重新梳理一下《數碼寶貝Tri》的主線故事思路,劇情的故事發生在了《數碼寶貝02》冒險之後與結局前的時間點中。主角們又過起了新的校園生活,平淡但不失趣味,彼此間心態也得到了成長。然而某一日,太一等人再次發現了數碼獸的蹤影,且大肆破壞現實世界,造成恐慌;面對熟悉的一幕,被選召的孩子們再次站到了一起,為拯救數碼寶貝世界與現實世界而戰。

然而,面對現實再次被入侵,孩子們因為成長而受到各種方面的約束;迫於壓力,大家的行動不得不變得謹慎。以本宮大輔在內的被選召成員失蹤,讓國家機關對孩子們的保護更加徹底,甚至制約了行動。也在行動受挫的情況下,太一等人遇到了新的被選召者「望月芽心」以及數碼獸緬因貓獸。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爆發,緬因貓獸成為了世界崩壞的焦點,儘管數碼世界一度重啟,但依然沒能從根源解決問題……而黑玄內在最終依然逍遙法外。

《Tri》動畫的可圈可點之處

在我們提及作品爭議之前,必須得先聊聊《Tri》作為紀念動畫的優秀之處。首先是關於成長的部分,劇情發生在《02》故事之後的學生時代。大家進一步得到了成長,阿丈更是直接面對升學壓力。由於心態上的轉變,人物多少也會發生變化。大家與數碼獸協力戰鬥的時候,也開始在意數碼獸對城市的破壞與周遭人的目光。儘管以往作品同樣有所提及,但此次難得是將惡意進行具現化。奧米加獸首戰的畏首畏尾也印證了大家心態上的變化,如果利用好這一點,其實是很加分的;然而這一點並沒有很好利用。

其次同樣對作品世界觀的補完,面對數碼獸世界入侵現實的問題,國家機關不可能動靜很小甚至不管不顧;甚至會成立相對應的民間甚至政府機構,應對小組,這一點作品做很大程度的強化。包括日本各機構扯皮的文化現象也被如實展開;事情從剛開始發展到結束,高層會議不斷展開,但從沒有真正的決策與結果;最終也導致了機構被人利用最終功虧一簣。這種描寫形式與背景設定庵野秀明版《新哥斯拉》也有涉及,其存在為主角的行動提供了正面且恰當的主觀理由,而行動遲緩也能讓日本觀眾感同身受。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Tri》並沒有想像中不務正業,還是有認真在完善《數碼寶貝》故事背後的條條框框,並以此搭建著高樓。那麼誠心既然有了,那麼爭議的問題出在哪呢?

爭議:人物塑造失敗與設定衝突

提到爭議,粉絲首先要提的無疑是角色的設定有點過分,儘管角色在性格上有所成長與改變是沒有問題的,但這不代表人物角色可以隨意拿捏。比如太一從最開始具有勇氣到兼備冷靜是正常的,但後續優柔寡斷就很明顯失去了角色存在的意義。還有太一的妹妹小光,她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心頭肉與女神,形象也是象徵溫暖意義的光明,劇中後半程卻成為了病嬌,很難想像看到變化的粉絲當時的心境是怎麼樣的;當然,可能病嬌衝擊被太一「死亡」的事情給蓋過了。

同樣是在人物問題上,新增加角色望月芽心與緬因貓獸同樣是口誅筆伐的對象;作為被選召的成員,她除了聖母病外沒有任何可悲提及的優點,並且長期患有自閉癥狀。在故事真相逐漸被剖開後,一切的事件的焦點核心都指向了她,結果從該角色的性格變化與行動上,依然無法為主角團隊的冒險提供任何幫助,甚至一次次為反派推波助瀾,價值還不如身為官員的父親;以至於對角色的聲討不見停止。我們通常說,要塑造一個成功的正面形象很難,因為很容易會臉譜化,反之讓一個角色變得討厭就十分容易,儘管後半進程不斷刪除對其的戲份,但粉絲都被噁心到了,你還能喚回什麼呢?

其實人物的塑造多少還是外在問題,其最本質的問題是混亂的數碼獸世界觀,首先是強制退場了02中的角色,哪怕動畫結束後,他們依然行蹤不明,是否真正被傳送回現實沒有提及。其次是強行將玄內所處的陣營勢力進行補完,而其補完手段是直接嫁接了卡片遊戲與後續動畫使用的世界樹設定。然而,引入世界樹設定後,動畫全場都是黑玄內與平衡者在不斷引發事件發生,然而追尋其本質,究竟和世界樹有什麼關係根本沒有真正進行過交代,無法和前期、後續作品進行串聯,也進一步導致了皇家騎士出場造勢卻陣營混亂,包括阿爾法獸為世界樹而戰、神秘出現秋山遼等笑話誕生。其實從數碼世界重啟後我們可以看到,動畫本身是有圓回BUG的打算,但姬川真希與食夢獸的劇情補完又讓本身脆弱的BUG世界觀更加的BUG,導致最終劇情暴走。如果你看到最後會發現,整個故事其實濃縮在第五與第六章,前面都是故弄玄虛,至於一堆BUG引發的問題?睡吧,完結了。

核心問題源於監督元永慶太郎

從上進行引導,《數碼寶貝Tri》的爭議其實源於粉絲對《數碼寶貝》的認知差異。《數碼寶貝》雖然經過多個作品洗禮,但粉絲對其早已存在客觀認知,《數碼寶貝Tri》的出現則推翻了這一認知,才使得粉絲無法接受。為何如此?其實還要提到這部動畫的製作人元永慶太郎。

元永慶太郎算是知名的老牌動畫監督,主要從事改編作品的監督擔當,也由於其長期製作改編動畫,一定程度上「臭名遠揚」。其往往喜歡強行扭曲掉改編作品的原本內容,並增加一些媚俗以及自我的元素,最終使作品一定程度走歪;如果不信,可以參考《日在校園》與《傳頌之物:虛偽的假面》兩部作品;而其作為監督也沒有好好履行過職責,在品控上也往往沒有在意,所以我們見到了《Tri》的作畫崩壞,目前正在熱播的崩壞大作《約會大作戰3》也出自他之手。順帶一提,他曾經還接手了美化侵華戰爭輕小說改編動畫《在異世界開拓第二人生》的監督擔當,當然,作品因為中國網民的反彈被取消項目,不然我們不知道能看到什麼樣的一個作品誕生……

關於《數碼寶貝Tri》,搞砸這一切的元永慶太郎可以說是活該甚至咎由自取,在《Tri》播出期間,元永慶太郎不止一次接受過媒體的訪問;在提及《數碼寶貝》原作品的時候,無時不刻都在強調自己沒有看過原作品,也不需要真正理解原作。動畫中的各種「奇思妙想」其實都是元永慶太郎自行發揮的產物,而針對這些點,元永慶太郎都引以為豪。所以《數碼寶貝Tri》從播出到結束,那種給觀眾帶來的不適感,其本質就是觀眾對元永慶太郎本人的厭惡。

紀念作推出契機與東映想要數碼寶貝

那麼元永慶太郎如此臭名昭著,為什麼東映還要大刀闊斧的使用他呢?我們先要聊聊本身就有點尷尬的《數碼寶貝》品牌。事實上,《數碼寶貝》自推出以來就問題不斷,哪怕當年經典的第一作,也因為商品與動畫作品的設定的頻繁對沖,導致動畫製作團隊不得不修改內容。作為續作的《數碼寶貝02》成績並沒有想像中的出色,後續作品則陷入了不斷修改故事框架的死循環中;先不說這麼頻繁改動是否正確,但從成績表現來看,觀眾顯然不買賬。儘管期間有了一個名為「世界樹」的廣泛設定,但最終也隨著時間浪潮被沖淡,後續《應用獸》的推出就基本忘卻了設定。

這裡要提一個有趣的點,《數碼寶貝》在10年的時候只執行了所謂的紀念商法,只是推出了一些紀念性的產品,沒看出當時東映對周年紀念有多大的上心,或許是對《數碼獸組合戰爭》的推出有足夠的信心。然而《組合戰爭》不僅人氣不佳,最終聯動更是不倫不類。這可能也是《數碼寶貝》急於在15周年就重走情懷路線的契機。《Tri》上線次年《應用獸》也曾聯動過戰鬥暴龍獸,可見東映方面對作品成績相當著急。

可見在《Tri》出現前,《數碼寶貝》品牌自身已經有種岌岌可危的感覺,儘管能刺激情懷周邊銷量,但新作接受度普遍接受度不高。《數碼寶貝Tri》的出現是緊緊銜接著《02》時間線誕生的,一定程度上等同於《數碼寶貝》品牌的重啟,從《大冒險》重新開始譜寫「正史」;動畫中期反覆提及的Reboot不僅僅是劇情的關鍵詞,實際也在反映著可悲的品牌現狀。東映不得已也只能重新在基礎上構架一個新的數碼世界正史,它想要的可能是一個全新賦予活躍生命的《數碼寶貝》。元永慶太郎的加入,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大病下猛葯」,如果醫好了《Tri》可能會成為《刀語》或者《日在校園》,而差了可能就是與《傳頌2》一樣被噴垃圾;可惜實質今日診斷下來,《Tri》成為了後者。

屬於《數碼寶貝》重啟的最後掙扎

治病下猛葯往往會伴有可怕的後遺症,《數碼寶貝Tri》在元永慶太郎的製作下成為了不受粉絲待見的作品,由於是劇場OVA放映,我們可以從數據看到,《Tri》的票房收益除了最開始的大賣,後續都是等比例急轉直下,到了最終章時,觀影票房甚至連1億日元都沒有達到,甚至僅僅只有0.7億。從結果來說,《數碼寶貝Tri》至此可以說是徹底走向失敗,根據《組合戰爭》失利後可怕的臨時換將來看,由元永慶太郎起頭的重啟《大冒險》動畫離黃掉不遠了;至於2020春的劇場版動畫,看起來更像是最後的掙扎,如果能如《我們的戰爭》一般出色,或許還有挽救的可能。

所以我們看到,為了為這部劇場版,從去年開始東映就不斷猶抱琵琶半遮面提醒著作品的存在,更是在今年推出了與初音的聯動宣傳,或許為了製造更大的爆點,被選召的孩子們20歲的集體人設也得到了曝光,預告也靠舊作經典畫面來煽動淚點,一切都等待著最後一搏。不過從頭到現在,公開的僅僅只是人設、聲優以及個別的Staff信息,製作人依然沒有公開,僅透露製作人是第五、六章的監督,然而這位監督是誰,撓撓頭皮都知道是誰,為什麼不肯直接公開呢?或許人家自己也覺得挺丟人吧。

幻滅的童年,我們要為新作買賬嗎?

儘管關於《數碼寶貝大冒險》的劇場版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宣傳,且懷舊周邊一個接著一個的公開,但對於劇場版質量究竟如何卻是個未知數,而元永慶太郎也早已因為《Tri》的失敗而變得沒有任何信譽可言。或許有些人不厭其煩的看著預告刷「無限大回歸」,但筆者在內的一部分人已經失去了任何對該作的懷舊熱情,也失去了興趣。對於「我們」而言,這場冒險早在十數年前就已經結束了。那麼同理,新作對筆者而言也失去了興趣,沒打算消耗精力去香港、台灣或日本觀看,那麼作為同為粉絲的你?面對這個支離破碎的童年重啟作品,你會買賬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動漫網 的精彩文章:

這是我的運動,也是我的追求
願君長發永恆,我將永為君粉

TAG:日本動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