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老祖宗的講究,有什麼深意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老祖宗的講究,有什麼深意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老祖宗的講究,有什麼深意

人們總是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其實不光是國和家有法則,各行各業其實也有各自的規矩,而木匠行業的人應該都清楚這樣一個規矩,那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從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就可以明白,木匠也是講究做出大小物件的一些基本法則的,這句話經過一代又一代木匠的口口相傳,如今已經成了膾炙人口的俗語。這句俗語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懂,但是老木匠們肯定是深有感觸的。

這句話出自《魯班經》這本古書,也就是說,這句話其實是發明鋸子、發明傘的木匠鼻祖說出來的。木匠們應該都非常佩服魯班吧!既然如此,這句話的分量想必大家也已經再清楚不過了。接下來,我們就逐一來分析一下這句俗語的意義吧!

先說說床為什麼不離七吧!這一來,「七」與「妻」同音,也就是說床不離妻,寓意的是夫妻和和美美,非常恩愛。

這種非常討人喜歡的吉祥話,木匠是肯定要隱隱透露出來的。所以,木匠在做夫妻雙床時都會在床的長、寬、高的尺寸上很用一番心思。就比如:長五尺七,寬四尺七,高三尺七,故意帶上七,就是對僱用方的美好祝福。

另一方面,很難說古代的木匠是不是有意把床的尺寸修得大了些,單從床的尺寸來看,轉化成現在的國際單位米,古代人的床還真的有點大。難道是古代人比現代人長得高嗎?未必吧!

木匠造棺材其實是非常謹慎的,生怕出什麼差錯。所以,這「棺不離八」之金句更是應該時刻牢記。可是,為什麼棺材不離八這個數字呢?

這還是要提到諧音文化,「八」就是「發」,連起來也就是陞官(棺)發(八)財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甚至把看到棺材當成是非常吉利的事情,封建迷信要不得呀!真的是,為了升官發財,連棺材都成了「喜慶之物」。

接下來,我們要說這句「桌不離九」。在分析前兩個半句的時候,我們都是把數字的諧音呈現出來,然後加以具體的分析,這句中的「九」第一個意思也還是說數字。古代有一種八人桌非常普遍,而人一般肩寬45公分左右,桌子是四方桌,要坐八個人,肯定就得兩兩一桌呀!所以,桌子每邊長度,木匠都會造故90公分的樣子。

第二個意思就是「九」「酒」諧音,是賓主盡歡的祝福,木匠們這樣做尺寸,真的是非常有智慧啊!

不得不說,老祖宗的智慧的確讓我們大開眼界,但是,有時候他們的有些看法和生活方式我們現代人還是應該去其糟粕。你們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夫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寧受婆家一鬥氣,不受娘家一口氣,背後有什麼深意?
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老祖宗的智慧,現在依然適用

TAG:子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