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神仙實力不在如來之下,孫悟空曾受他指點?非菩提祖師!

此神仙實力不在如來之下,孫悟空曾受他指點?非菩提祖師!

文:白馬晉一

【一】

同身份存疑的菩提祖師一樣,《西遊記》十九回,也出現了一位身份頗為詭異的人物,即烏巢禪師。

當時取經人剛在高老莊收了豬八戒,一路向西,途徑一座浮屠山,卻見一樹上巢穴端坐一人,不用說,即為禪師了。短暫地禮數交談,禪師跳下樹來,給了唐僧一卷經文,全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著後簡稱為《心經》或《多心經》)。

原著原文摘錄如下,「此時唐朝法師本有根源,耳聞一遍《多心經》,即能記憶,至今傳世。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由此可見,此經文的精妙,「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可以看做是西域佛法學習的總按鈕,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重要性要大於由如來編撰的三藏真經。

當然,正是因為《心經》的玄奧,更使其傳授者烏巢禪師的身份撲所迷離起來。

【二】

烏巢禪師這個角色,其實並非吳承恩先生天馬行空的提筆。而《心經》更是確實存在的,史料上的佐證,也應是唐僧西行得來之經。比及金元之際,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先生,提了一個觀點,「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便用《孝經》、《心經》、《道德經》這三部經典來教授弟子,而《心經》,恰恰代表著佛門奧義。再往後推至明朝,三教合一的風氣更愈為濃烈,譬如《西遊記》原著里,就處處可見三教貫通的痕迹。

由此,可見《心經》其歷史地位。

而在平行於神話的現實世界,唐僧幸會《心經》,也有一個故事。

見載於《慈恩法師傳》,「初法師在蜀(做主持),見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污,愍將向寺,施與衣服飲食之直。病者慚愧,乃授法師此經。」

不用說,《慈恩法師傳》里這位惡臭不堪的神秘游腳僧,即是烏巢禪師的藝術原型了。

而到了《唐新語》里,故事發生地點略微發生了變化,成了取經途徑發生的枝節。

「唐初,(玄奘)往西域取經。行至廚賓國,道險,虎豹不得過。矣不知為計,乃鎖房門而坐。至夕開門,見一老僧,頭面瘡演,身體膿血。床上獨坐,莫知來由。類乃禮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經》一卷,令羹誦之」。

前後記載,儘管時空做了推移,但游腳僧的體貌,卻是大體相同。

【三】

《心經》的效用,卻是非常顯著。

譬如《慈恩法師傳》就有載,「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是時顧影,唯一心但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

也就是說,唐僧每每遭遇困途,便念《心經》祛災,往往總能化險為夷。《唐新語》說法也類似,「(每每念經),遂得山川平易,道路開闢,虎豹藏形,魔鬼潛跡。」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或可看做,唐僧西行路上最為管用的一碗心靈雞湯。

這些的素材,吳承恩先生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也適當地加以改造。取經一路,孫悟空就曾多次用《心經》來開導唐僧。譬如八十五回載,「(唐僧言),我見那山峰挺立,遠遠的有些凶氣,暴雲飛出,漸覺驚惶,滿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烏巢神師的《多心經》早已忘了。三藏道,當時耳傳,至今常念。」這樣例子,全書還有很多。

可見,《心經》有修心定神的作用,並可除去浮於唐僧心頭的恐懼。

【四】

故事演至《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時,卻發生了一個細微而有趣的變化。而此書卷,現已被公認為《西遊記》神話的最初母本之一。

書中記載,三藏諸人向天竺雞足山禱祝,求請法教,得如所願,點檢經文卷數,各各俱足,唯缺《心經》。西行歸途,唐僧一眾又遇一佛,為定光佛,密授《心經》,並稱:「此經上達天宮,下管地府,陰陽莫測,慎勿輕傳;薄福眾生,故難承受。」爾後,「皇王(唐太宗)收得,如獲眼精,內外道場,香花迎請。」可見《心經》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定光佛即為燃燈佛,據《金剛經》載,其為如來佛祖的師父。此處情節,若和《西遊記》故事穿連,謎團似乎就揭開了。烏巢禪師應有燃燈佛背景,這是確實無誤。

此際再反觀《西遊記》九十八回,燃燈古佛所為,就相當意味深長了。

當時如來暗示座下弟子阿儺、迦葉索要禮金,索禮不成,便使壞傳了無字經書。燃燈識得,便使白雄尊者給予暗示,悟空等眾知情後,義憤填膺,遂到如來處吵鬧,終換得真經。

此處情節,也可窺見神話時代佛派內部理念之辨的爭端一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此神戰鬥力直逼楊戩,身上或藏雷霆之力?他身世比哪吒還要神秘!
水滸此人名氣直逼關羽,宋江曾讓他當梁山老大?結果死得卻很蹊蹺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