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發現太陽的兩個新「光環」,還打了以前科學家的臉

科學家發現太陽的兩個新「光環」,還打了以前科學家的臉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太陽系的內部由於距離太陽太近,大部分物質都會被太陽吸收到體內,所以導致太陽系內側的天體很少。

這種理論的根源,來自於我們以往的觀測:地球只有一顆衛星,水星和金星則根本就沒有衛星,火星也僅有2顆衛星,而且小得可憐。

在這四顆行星之間,偶爾有一些小行星,已經是「稀客」了。因此,科學家們一直相信,太陽系內側天體數量稀少也是正常的。

不過,最近的一項觀測可謂是給以往的認知來了一記響亮的嘴巴。

最尷尬的是,完成這項觀測的團隊不僅打了以前的科學家的臉,還打了自己的臉,因為他們原本要研究的,就是這裡的「無塵空間」。

來自美國海軍實驗室的這群科學家利用「日地關係觀測台」對水星軌道進行了觀測,為了避免陽光的干擾,他們將光和太陽的日冕分離開。結果,他們在這個原本認為純凈的區域,發現了一個塵埃環。

利用同樣的方式,他們還在金星的軌道上,發現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塵埃環。

這些塵埃環,就像是土星的光環一樣,圍繞著太陽公轉。在加上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海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太陽算是有了4個「光環」。

而從另一個方面講,水星和金星更像是在各自的塵埃環里,和這些小行星共享了同樣的軌道。

那麼,這些小行星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

科學家認為,這些小行星和也是來自於早期太陽系,和其他的行星一起形成的。原本在這些塵埃環里擁有更多的小行星,但是在太陽系演化的漫長歲月里,它們一大部分被甩了出去,只有少數還保留在原來的位置。

這也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因為我們很難保證現在的這些小天體能夠保持安分。如果它們有點風吹草動,搞不好就飛到地球附近,對我們造成威脅。

從這個方面來看,這次的發現似乎並不是什麼好事,又是一件好事。不好的是我們又增加了受小行星的威脅,好的是我們發現了這些威脅,可以提前準備。

前不久我們提到過,對於小行星的防禦,我們依然顯得很無力。萬一小行星真的來到地球附近,我們未必有足夠的科技抵禦它們。

在科學的道路上,人類還只邁出了第一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加快步伐,否則,落後就會「挨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求知之者 的精彩文章:

宇宙中的天體為何會漂浮在太空中?是什麼力量讓它們不墜落下去?
劍齒虎的牙齒長那麼長,捕食獵物時會不會斷掉?

TAG:科學求知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