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綠色大雪下的「危樓愚夫」,戰鬥民族的悲涼!

綠色大雪下的「危樓愚夫」,戰鬥民族的悲涼!

前幾天,紅顏秀影被《鏡報》的一篇新聞所吸引,

俄羅斯烏拉爾斯克一居民區出現了綠色的雪,而在克麥羅沃,則發現了黑色的雪,聖彼得堡更是下了藍色的雪,

五彩繽紛,堪稱奇蹟呀~

但究其原因,卻觸目驚心,這些反常規色彩的雪都和附近工廠有關,

綠雪對應的是金屬工廠,黑雪對應的是煤炭工廠,藍雪對應的是化工廠,

而俄羅斯對於環境污染問題的回復卻是:

「是時候去花幾個月的時間去解決污染的問題了!」

而實際上,三年前,《每日郵報》就報出過「綠雪」事件,

2016年,奇怪的綠雪覆蓋了烏拉爾山脈,經調查後發現,是烏拉爾斯克市的一家鍍鉻加工廠「製造」了這些綠雪,

可見,戰鬥民族的生存權利和環境問題,並沒有得到政權人士的足夠重視!

這讓紅顏秀影想起了2014年,由尤里·貝科夫執導的劇情片《危樓愚夫》,

作為俄羅斯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它的內核和諷刺之深,讓我們不得不徹骨般的感同身受,

講的是虛構的故事嗎? 不不不,這不就是戰鬥民族身邊之事嗎!

該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4的高分,

同時獲得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堂吉訶德獎-特別提及少年評審團獎、

男主角阿特尤姆·拜斯特羅夫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曾這樣描述人類: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

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

這種描述似乎與《危樓愚夫》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

而這相似甚顯凄涼和可悲。

導演尤里·貝科夫將所有的劇情衝突放在在一個我們已見怪不怪的事件上:

那就是「危樓拆遷」,

冷靜客觀的旁觀者視角,用一個晚上,從一樁危樓事件管窺俄羅斯腐朽的官僚體系。

當然,片子映射出的不僅僅是上層的腐朽,還有底層的愚昧和麻木,

而危樓的象徵意味堪稱完美,看似大樓即將傾覆,卻依然屹立不倒,樓前的英雄被踩到腳下,這就是當下的俄羅斯。

正如巴贊所強調現實主義,就是電影語言演化的趨向,

而導演則應站在幕後,通過長鏡頭,將視點的選擇權完全交給觀眾,

《危樓愚夫》中的硬朗、粗獷、寫實的拍攝風格,搭配著頹廢的昏暗色調,

男主的命運如同他在冷天中的喘息,包裹著我們每一位觀眾參與其中,現實意味的暗流在涌動,代入感十足。

與韓國優秀的現實題材不同,《危樓愚夫》未在片尾濃墨煽情,

導演只是把劇情扔在這裡,不求控訴共鳴,只求表達出來,

這部俄式自黑劇情片,黑色荒誕意味更濃,諷刺的更簡單粗暴,類型化趨向也更加明顯。

如果當年評審團因為鼓勵右派價值觀,讓《阿甘正傳》贏了《肖申克的救贖》,

那在《危樓愚夫》里,一個不是傻瓜的人,做著一個英雄的舉動,死裡逃生去救人,之後迎來的卻是世人的毒打,

世間的複雜和虛偽就這樣表達的淋漓盡致,人性的善惡值得拷問。

影片透過一位善良好學的房管處技術員迪馬·尼基丁(阿特尤姆·拜斯特羅夫飾演)的視角來講述故事,

一天晚上,尼基丁的同事在維修一棟陳年舊樓水管爆裂時向他求助,

迪馬·尼基丁察覺到,水管爆裂是由於大樓整體結構移位,並在樓體外相應位置找到了裂痕,

肉眼可見,觸目驚心。

迪馬·尼基丁到家後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他用自學的知識分析危樓後發現:

大事不好,房子要倒!

於是他連夜輾轉找到正在慶生的女市長尼娜(娜塔莉亞·蘇爾科娃飾演)說明情況。

在官員們的質疑之中,消防局長和城建負責人帶回了勘察結論:

危樓隨時會倒!

尼娜坐不住了,修樓的預算早已被各個利益集團貪污瓜分,

800條人命一旦隨著樓倒消失,追責就會擺上桌面,她面前有兩條路,一是立即疏散住戶,找錢妥善安置,

但是地產商明說安置不了這 800名住戶,貪污的修樓預算有的已經給了更高層官員,吐不出來了。

她的幕僚博加索夫(尤里·特斯瑞洛)指出第二條路,

不管那800人的死活,而是幹掉有直接責任的建委主任和消防局長,樓塌了,就說他們貪污畏罪失蹤,

尼娜選了第二條,連帶迪馬·尼基丁也成了滅口對象,

但人心都是肉長的,行私刑的警察放了他一馬,讓他從這個城市消失。

午夜的大街,迪馬·尼基丁亡命的時候路過危樓,

他做了一個決定,讓家人逃離,自己疏散這800人,

清冷的早晨,一群人圍在危樓之前,但是樓沒塌。

有人開始抱怨季馬打擾了他們的生活,

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把迪馬·尼基丁圍毆到半死,最後,800個人再回危樓,

眾人毆打尼基丁的時候,應該是本片的一個精彩之筆,

它把人性中那股不可理喻、那份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勁頭髮揮到了極致。

官員、幕僚、資本、良知、愚昧、貪婪,這些足夠勾起人思索的概念覆蓋全片,

觀者嘆息於男主角的善良和勇敢,憤怒於官商勾結的腐敗和人性陰暗面的淋漓盡致,

影片更為重點闡述的則是這個腐化、墮落的體制下,人們普遍性存在的互害鏈條,一套完美的閉環。

影片同時對於俄羅斯社會中很普遍的家暴問題進行了表現,

片中被頂罪的兩個替死鬼其實都是尚有良知的人,光頭的消防部長在檢查危樓時勸了家暴的男人,而且還勸少年們早些回家;

另一個老頭工程師則在生命最後救了男主一命,

其他的頭頭在這個問題上除了開玩笑,就是在想壞主意,然而最後的替罪羊卻也是他們兩個人,因為他們是危樓的直接受害人。

被家暴的女人也是存有善良的心,在最後群毆時甚至上前阻止自己家暴的丈夫,

還有警察部長的那一句「我是俄羅斯人,不幫別人,還會索取」直接藉助他口表達現實社會,

影片中的經典又值得無限回味的台詞:

瑪莎說:「他們對我們來說誰都不是」季馬說:「我們在一起像豬一樣生活,也會像豬一樣地死,就是因為我們彼此誰都不是。」

中國著名戲曲《桃花扇》中的: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成為了流行語,同時也成為有些民族的魔幻現實。

「我們活的像動物,死的也像動物。」

整部影片最核心的一句話,直指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顏秀影 的精彩文章:

蘇明玉:我是一個仙女,也做得起女王!

TAG:紅顏秀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