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底層百姓生活老照片,圖五太荒誕,最後一張看得人心酸!

晚清底層百姓生活老照片,圖五太荒誕,最後一張看得人心酸!

晚清時期,是國人不堪回首的一段屈辱歷史、苦難史。同時這也是一個大變革、大轉變的時期,社會光怪陸離,亂象叢生,有些荒涼偏遠之地呈現畸形變態之貌。

下面的照片,彷彿是一個多彩的生活畫卷,重現了在一百多前晚清社會底層百姓貧困愚昧,食不果腹。然而所謂「不破不立」,絕望之中孕育著未來發展的希望。

這是一位外國人在杭州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他的兒子抱著剛挖出的春筍,一旁的中國兒童對著鏡頭,身著破舊棉襖,眼中帶有著一絲不安與迷惘。

清末北方地區災荒頻發,主要特徵是黃河決口、降水稀少、出現持續性乾旱天氣,導致顆粒無收。圖為兩個四處逃荒要飯的一對母女女乞丐。

丁戊奇荒是晚清時期最為嚴重的一場旱災,範圍波及晉冀魯豫陝,這場旱災堪稱千年一遇,後續緊接著蝗災、瘟疫等,更是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一千多萬百姓死亡。

這是北方農村撿拾牛糞的兒童,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要撿牛糞,因為牛糞晒乾後可以當做燒火做飯的燃料,比燒柴還好。

清末全國吸食鴉片者有三四千萬之多,至於煙草者就更多了。圖中的這個小孩看年齡也就是十歲左右,說來悲涼,他吸煙不是因為家教不嚴,而是因為飢餓嚴重,每天吃不飽飯,吸煙能緩解飢餓,實在是有點荒誕。

纏足的陋習延續至晚清已有千年,它是的女性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摧殘,圖中纏腳的這位女性,幾乎已經看不到腳了,走路必須要藉助一根拐杖撐著。

農村貧困人家的母親和她的孩子蹲在牆角曬太陽。注意,看那個小姑娘的腳,年紀小小就已經開始纏足了。

圖為京城旗人貴族家庭女性吃飯場景,在當時滿族婦女是不能和男人一起吃飯。旁邊還有兩個傭人在在一旁伺候。

這個乞討的小乞丐,年齡不過三五歲,瘦骨嶙峋,衣衫襤褸,手中的大碗爛了一個缺口,卻沒有一點吃的。

照片中的補鞋老人,鬍鬚早已被風霜染得花白,靠給人修補鞋子為生,民間底層百姓謀生之艱,可想而知,

晚清時期80歲的農村老婦,實在是太貧窮了,感覺跟乞丐沒什麼兩樣

這就是晚清時期的客棧就是這個樣子的,完全不像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那樣屋舍整潔,光鮮亮麗。

這位年輕的巨漢站起來身高絕對在2米以上,由於身高過高,連行走都顯得困難。

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走入農村,入鄉隨俗,把新式醫療、現代教育理念傳播開來,給死氣沉沉的廣大農村地區帶來一絲新鮮空氣。

兄妹三人的小乞丐,衣不遮體,破敗不堪,可以想像他們已經很多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這種盜墓工具比洛陽鏟還厲害,取土無痕迹,有人拿到網上售賣
為什麼古代銅錢要設計成外圓內方的樣式?主要有這三點原因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