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日本戰敗後的孩子 享受著九年義務教育和免費營養午餐

老照片:日本戰敗後的孩子 享受著九年義務教育和免費營養午餐

與大人戰敗後感到悲傷茫然的大人不同,日本的兒童很快便適應了戰敗後的生活。戰爭時期便聽說過的棒球,逐漸走進了日本孩子們的世界。1947年日本便開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即小學六年,中學三年的六三制。

1947年1月20日,日本東京都便開始了學校午餐計劃,照片中的是永田町國民學校,孩子們吃的是用鮭魚罐頭、通心粉和牛奶一起煮熟後的餐食。美國戰後組織「亞洲救濟聯盟」從1946年到1952年每年都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和服裝。在日本約有1500萬人因此受惠。

1945年11月,東京品川區的立會國民小學校舍在戰爭中被燒毀。戰後約300多名從疏散地返回學校的孩子便在廢墟里露天學習,下雨的時候便不能上課,孩子們只能在家裡自習。

1946年10月,戰爭結束一年以後,在神奈川縣第一國民學校里組織的校運會。當時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赤腳。

1946年7月,東京中野神明國民學校里,老師們拿出剪刀和推子在給孩子們理髮。

1946年1月,在東京都房總的安房臨海學園收容了包括25名戰爭孤兒在內的145名虛弱的兒童。但是由於配給和預算不足,這裡大多數孩子都處於營養失調狀態。皮膚病不斷。

1947年的時候,孩子們的零用錢大多用來購買了玻璃球、陀螺甚至蝌蚪。

1947年日本孩子在街上電杆旁玩騎馬遊戲,連小女孩也參與其中。下層的孩子如果不垮的話就會得到蘿蔔乾的獎勵,於是都在拚命的堅持著。

1946年12月29日,東京兩國江東母子寮。孩子們在等待從凌晨就開始工作的母親回家。這些家庭中很多父親還在日軍服役沒有複員。日本童謠《里之秋》便是講述的這樣母子家庭的故事,這首歌在中國經過重新填詞後還有一個名字叫《又見炊煙》,被很多人視為經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侵略時聲勢浩大的送鍾獻鐵運動 未能挽救敗局倒真的送了終
老照片:穿越了時空的民國老冰棍 真的是吃在嘴裡涼到心裡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