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公立教育的危機

公立教育的危機

公立教育,醒醒吧!我發出這樣的呼告,或許會引來某些人的不屑一顧和嘲笑。但是我仍要呼告!

個人以為,未來5到15年,公立學校優秀教師將集體流向優秀的私立學校。政府投資越來越大的公立學校將最終淪為一流的教學硬體、末流的教師師資的中低收入群體子弟學校。優秀的私立學校學費將極為昂貴,中低收入群體的子弟將無經濟能力就讀。寒門難出英才的情況將越來越嚴重,最終將加劇社會兩極分化,嚴重不利於社會的進步。

近年來的教育改革大體趨勢就是「鐵飯碗」在被逐漸打破的同時,卻沒有給教育帶來應有的活力,沒有給多數一線教師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和優秀的私立學校相比,公立學校教師相對穩定,各種福利一般要好一些。但是近年來的改革,公立學校的「種種好處」在逐步喪失。之前,公立學校教師普遍享受公醫待遇,私立學校是醫保。但是,現在很多省份的公立學校教師已經取消公醫待遇,改用醫保了。還有公醫待遇的省份會逐步減少,這已是大勢所趨。之前,公立學校教師的退休工資是全額工資(即和工作時的工資相同,只是沒有了住房公積金)。如今公立學校教師退休金制度將逐步過渡到社保,也就是向私立學校看齊。近年來,公立學校體制上的弊端卻並沒有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消除,甚至還有加重的趨勢。如2012年波及全國的職稱改革和績效工資方案成了公立學校一線教師的職業之痛和生命之痛。能在競爭激烈的私立教育市場上生存下來的優秀私立學校在待遇公平上是現在的絕大多數公立學校難以相比的。公立學校一線教師的職業之痛和生命之痛在優秀的私立學校是基本不存在的。當下公立學校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鐵飯碗」還沒有完全打破,基本上還能「旱澇保收」。但是「縣(區)管校聘」制度的試點和即將全面推廣,將徹底打破教師的「鐵飯碗」。高級評審的校內PK方案和績效工資方案的出台歷史,讓我們不得不看清一個無可奈何的現實:縣(區)管校聘實施之日,就是校長「帝王化」的開始。公立學校的不公平現象將發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很多教師私下和在平台上紛紛表示:縣(區)管校聘開始之日,就是他們跳槽到私立學校的開始之時。因為,公立學校已經沒有任何可留戀的東西了。

從相關部門的表態和校長開會時的發言來看,縣(區)管校聘已是大勢所趨。就全國範圍來看,目前私立學校辦學水平還遠遠比不上公立學校。但是隨著民間資本對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大,和公立學校一線教師生存的愈發艱難,個人估計未來5到15年,全國範圍內都會普遍出現優秀的私立學校。市場競爭的原則會逐步淘汰劣質私立學校,優秀的私立學校將在競爭中逐步誕生和走向強大。處境愈發艱難的公立學校優秀一線教師的加盟將進一步推動這一進程。可以想像,不久的未來,最優秀的教師基本都在優秀的私立學校。留給公立學校的只有平庸的教師。由於私立學校遵循市場的原則,其收費一定很高,是中低收入群體家庭所無法承受的。於是一個可怕的兩極分化出現了:只有有錢人才能享受好的教育,窮人的孩子學習潛能再強也很可能只能在公立學校跟著平庸的老師學習。這樣的教育生態將加劇社會兩極分化,嚴重不利於社會的進步。

這麼多年的公立學校教育改革為何越改,一線教師生存越艱難?一線教師工作積極性越低?有關部門真應該好好反思了。個人覺得,教育改革在「放權(一般是放權給學校管理層)」的同時,沒有相應的機制去制約學校管理層,導致學校管理層為所欲為,制定出一個又一個嚴重挫傷一線教師身心的制度方案。沒有對執行權力的管理層的制約,「放權」不僅沒有搞活學校教育,推動教育進步,反而嚴重挫傷了教育。如果有關部門看不到這一點,未來的優秀教師一定會集體跳槽到優秀私立學校。不少基礎教育發達地區往往是優秀的公立學校和優秀的私立學校並存,相互競爭,教育良性發展。別人能做到,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做到呢?

三年前,某公立學校有4名教師辭職,其中1人創業,辦私立學校;另3人是跳槽到優秀私立學校。

公立教育,該醒醒了!否則,可怕的兩極分化將不可阻擋!

公立教育的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