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發放俸祿的形式竟然有這麼多?算來算去,還是皇上精明

發放俸祿的形式竟然有這麼多?算來算去,還是皇上精明

不知道大家在享受著支付方式越來越便利的生活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古時候的官員們是怎樣收工資的呢?最初我們收工資的方式只有現金和銀行卡,後來衍生出來只要用手機轉個賬就ok了,古時候可是既沒有支付寶,也沒有銀行卡,皇上發工資給官員們的時候該不會就是一塊一塊白銀髮的吧?

其實古時候發的工資叫做「俸祿」,大家一定聽過這個名詞,不過那個時候俸祿的構成比較豐富,除了錢財一樣還有糧食、土地以及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任何可以抵錢的東西。春秋之前,大多都是田地作為官員們的俸祿,戰國時期,生產力和之前也就大大不同了,經過了改革的各個國家俸祿從田地轉而改為了穀物,官員的級別不同,穀物的重量也不相同,當然是官銜越高的,領取的穀物越多了。秦國時期最高官員是可以領到六百石的!

西漢時期就是和春秋時期相同的傳統,不過比之前要正規很多,除了良田以外還有各種糧食和穀物,漢朝進行了進一步改革,皇上在發放俸祿的時候除了錢幣之外還有實物,而且是錢幣與實物是五五分的比例。這個官員們俸祿的組成,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時期。

唐朝開始有一段時間,儘管俸祿還是以「石」為單位,但是實際上發的並不是穀物,而是貨幣,從中央到地方,官員們的級別不一樣,領取到的俸祿也不相同。值得一提到是,古時候官員們領取俸祿和我們現在收工資不一樣,不是以月為單位,而是一個季度領一次。

隋朝時期一年發兩次,是春季和秋季。古時皇上就和我們現在的頂頭上司一樣都是「老闆心態」,既然給你發了工資,你就應該盡職盡業好好工作來回饋,像是那些工作成績特別出色的,皇上也會像是我們年底時候發年終獎一樣的發放相應的獎賞的,而政績長期差強人意的官員自然也會受到懲罰。

古時候就連「罰俸」的制度都一板一眼的十分嚴格,唐朝時期大臣在上朝時候做了失禮的事就會被扣除俸祿一個月;而到了清朝就更加嚴格了,官員們酗酒也會被罰。其實俸祿還是發放實物比較划算,畢竟是硬通貨,而錢幣很容易就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所以還是皇帝聰明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在故宮當兵的日子 的精彩文章:

中亞一國使臣朝見唐朝皇帝,他一開口,皇帝竟感動哭了
俗話說財不外露,有錢的同時情商也很重要,不然身家性命不保

TAG:我在故宮當兵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