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劉禹錫最含蓄的一首「情詩」,2個隱喻,1語雙關,堪稱經典!

劉禹錫最含蓄的一首「情詩」,2個隱喻,1語雙關,堪稱經典!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之一,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

說起劉禹錫,最為著名的是他的山水詩,在靜謐空靈的山光水色中,給人一種恬靜平和之感,清新自然的詩風,讓人稱奇。其中,尤為傳奇的當屬《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原本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

劉禹錫,在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便採用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了新的《竹枝詞》,這便是其中一首。

表面來看,劉禹錫這首詩,寫的是春日美景;其實,這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在一個楊柳青青的春日裡,一個初戀的少女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寫的是少女眼前所見的景物。通過春江楊柳,引起人的情思,從而自然地引出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寫的是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的歌聲時起伏難平的心潮。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東邊陽光燦爛,西邊陰雨綿綿,說它是晴天,它又不是。這裡,兩個巧妙的隱喻,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

「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晴」和「情」諧音,「有晴」、「無晴」是「有情」、「無情」的隱語。「東邊日出西邊雨」,表面是「有晴」、「無晴」的說明,實際上卻是「有情」、「無情」的比喻。

如此的比喻,使得少女聽後,感到難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從最後一句,辨清了情郎對她是有情的,看似「無情」,實則「有情」,著重的是「有」。最後,她的內心又不禁喜悅起來。

劉禹錫的這首詩,用多變的春日天氣來造成雙關,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對於表現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內在感情,貼切自然。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兩句,也成為人們所喜愛的佳句,廣為傳誦。

讀者們,關於劉禹錫的這首詩,你有哪些觀點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伊說文史 的精彩文章:

陽春三月,最美的「古詩詞」:溫柔了歲月,驚艷了時光!
中國第一朝聖地:五台山!這些「神異」現象,是真的嗎?

TAG:冰伊說文史 |